“你们都是行家,说一说吧”
一直瘫着的朱皇帝,也变得一本正经了,挺直龙躯,开口发问两个户部大佬了。
顾炎武说的问题,即便是两世为人的他,当真是没听说过的,灾情竟然转移了。
不过,后世本科毕业,经历正统教育的他,还是能想得通。
无论是什么恶劣气候,洪涝,旱灾,鼠疫,蝗灾,瘟疫,地震,海啸,暴风雪等等。
这些极端的小冰河,也会受到地壳运动,寒流洋流的影响,进行灾难大迁徙。
毕竟,小冰河是一种全球气候,西北是干旱,辽东就是严寒,风水轮流转,轮流受灾。
这一边,一直闭口不说话的龚彝,已经站出来了,躬身行礼回道:
“回禀陛下”
“老臣是顺宁府人,对云贵的气候,了解的比较多”
“顾侍郎说的,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天启年间,崇祯年间,云贵川的气候,确实是风调雨顺”
“但是,弘光年间以后”
“大西南就有点反常了,雨水减少,高山土司闹干旱饥荒,就逐年增多”
“也就是那时候,川滇黔的土司,反叛闹事的,屡有发生,典型的就是阿迷州和水西”
“再加上各路义军,清军,连年征战,整个川滇黔的粮价,居高不下”
“有时候,甚至需要几十两银子,才能买到一石米粮”
“一直到先帝五年,孙贼主政的时候,大西南的粮价,才迎来了转机”
“这几年的气候,也是时好时坏,但肯定没有三十年前,那样子的风调雨顺”
说到这里,陷入回忆中的龚彝,顿了一下。
眯着小眼睛,又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继续禀报道:
“具体的气候问题”
“年代久远,老臣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老臣建议陛下,可召见钦天监,咨询一二”
大西南扛把子之一的龚尚书,确实是老了,头发虚白,步履蹒跚。
要说钱粮方面,丁口赋税,他确实是行家,搞了半辈子的老户部。
但是,气候问题,这就有点为难了,只能推出去,让陛下找钦天监吧。
没办法,身为大西南集团,扛把子之一的他,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给顾炎武面子了。
“不用了”
朱皇帝的心中,已经有了个大概,摇头断然拒绝了。
今晚的提议,是东征北伐,是军国大事,是驱除鞑虏,光复华夏国祚,太祖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