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决定涉足一项更为庞大且利润丰厚的生意——走私。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改革开放的热潮虽已掀起,但余温仍未消散殆尽。此时,民众对于外国事物的崇尚之情依然十分浓重,普遍持有一种观念:但凡进口而来的物品,品质必定优于国产货。然而,进口这些物品却需缴纳高昂的关税,如此一来,许多在国外售价相对低廉的商品一旦进入国内市场,其价格便会呈数倍增长之势。
正因如此,众多心怀不轨之人瞅准这一契机,纷纷打起了走私的主意。一时间,走私之风盛行,所涉及的物品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从日常所用的各类百货,到大型的机械设备,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一切范畴。当然,在所有走私物品当中,最为暴利的当属汽车无疑。
要知道,彼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水平相对有限,能够真正称得上出色的汽车企业简直屈指可数。因此,大量来自国外的汽车品牌在国内压根儿就寻不到可替代之物,这也使得它们成为了走私者眼中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在那个年代,走私活动猖獗,而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整车走私。这些汽车均是从遥远的异国他乡被运送回国,无需经过任何改装或处理,一经送达便能直接开上道路,自由驰骋。
然而,尽管走私所带来的利润极为诱人,却并非人人皆可涉足此领域。若想成功从事这一非法行当,背后非得拥有强硬且庞大的势力支持不可。否则,一旦东窗事发被执法机关擒获,等待着当事人的必将是漫长的牢狱生涯,甚至可能要在铁窗之内度过残生。
起初,这位江湖人称“大佬”的人物内心深处亦充满了纠结与迟疑。毕竟,对于那位传闻中的神秘大人物是否愿意出手相助,并成为其坚实的后盾,他心中并无十足把握。倘若此番冒险失败,不仅会令自己身陷囹圄,更有可能落得个人财两空、得不偿失的凄惨下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大佬”最终下定决心先行试探一二,以此摸清那位神秘大人物的真实态度。于是乎,他通过关系网辗转委托他人自海外预订了两辆豪华轿车,并同时联络好了负责偷渡的轮船公司,巧妙地将车辆藏匿于船舱之中。待到船只顺利抵近港口之际,“大佬”拨通了那位神秘人的电话号码,言辞恳切地表示自己手头有两辆汽车亟待进港,恳请对方施以援手。
怎料,就在他刚刚挂断电话没多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艘承载着走私车辆的货轮竟然毫无征兆地遭到了海关部门的严密盘查!更为糟糕的是,此次检查可谓细致入微、彻头彻尾,船舱内包括那两辆轿车在内的所有货物无一幸免,全部被海关依法予以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