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 第214章 黄高的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章 黄高的选择(2 / 2)

“什么是‘人民共餐’?”一名群众疑惑问道。

“简单的讲,就是大家将各自的食物份额集中起来,在指定地点加工烹调,供大伙儿享用。”郑干事解释道。

“这似乎很好理解,但我们担心公平性。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的多有的少,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另一个居民提出疑虑。

“这一点由管辖区的管理员来保证。考虑到人手不足,将以每个四合院作为单位,自行设立小型餐厅。”郑工继续解释。

“但如何确保管理员公正无私?”

当院子里所有人都交上了他们的供应额度后,三位老哥提到了购菜款的事情。

三位老哥随即提出了建议:那些没有交供额的人,需要额外缴纳菜款。这相当于向邻居购买食物,这样做能够缓解那些没有定量的人无法在公共厨房用餐的争议声。

1958年8月初期,四合院成立了集体公共餐厅,主要是院内未工作者的女性及孩子操持。有固定职业的人都必须上班,哪有闲工夫去买菜煮饭呢?

唯独王老大,自从被委任了购米买菜的任务后,脑子就活跃了许多。这虽然是个辛苦活儿,要到处奔波,但在三老哥之间的分配中,却成为唯一个有利可图的任务。

王老大意识到,在购买大米和蔬菜的时候,可以悄悄地以新的换取旧的,以质量较高的换质量较差的,或通过和卖菜人讨价还价来省下一笔钱。王老大不认为这样做不道德,因为他确信买回的食物数量足,价格也在合理范围内,既没有偷盗,也没有 ** ,只不过是精打细算罢了。

小食堂开业的第一天,王老大携带着粮票和金钱踏上购货之路。他拉着借来的小车,昂首挺胸地走着,这份骄傲源自于他怀中所携带的珍贵资源——他一生中从未拥有过如此多的票和钱。

按四合院内的情况,工厂工人们每月定额粮食为34斤;如王老大、黄高峰这样的普通人则为30斤;妇女生约为28斤;12岁及以上青少年为24斤;8岁至12岁儿童18斤;而8岁以下的孩子仅有12斤。

全院加起来需要约两千斤以上的粮食票。这些票虽然不是全都带着,但却足以撑起王大头颅后的骄傲与自豪。

在老城区的一个交口粮食商店,一位中等身材、戴着老花眼镜的男人挺直胸膛前行。他旁边有两个年轻人拖着车跟着进入。商店里此时人山人海,大家都在领取完工资不久后聚集此地购买即将耗尽的生活必需品。

王老大尽管不喜欢人群,但也无法避免被人流包围。在与一同来采购的人,王解诚和李光宇被迫卷入拥挤的人群时,他不自觉地开始抱怨,“这里连维持秩序的人都没有吗?”

即便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他仍然本能地伸手护住了藏有粮票与现金的衣袋,尽力向前挤去。但周围人太多,他几乎无法动弹。此时的首都,并不如日后般安宁,各类人物混迹街头,尤其粮食商店是小偷频繁光顾的地方,尤其是在工资发放期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