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吴君寿梦出征的便是诸樊、余祭和季札这三个儿子,他们一样并没有被晋军俘获或是追查到踪迹。
郤锜问道:“君上属意为谁呢?”
晋国高层想要曹国吴国的国主之位归属,有多种的操控方式,包括合理与不合理。
合理自然是选择寿梦的嫡长子诸樊了。
由嫡长子诸樊来继承吴君之位,真的就是一种最为合乎法统的继承。
余祭、夷昧、季札?他们都不是嫡长子,前面的兄长在世,继位就存在法统上的质疑点。
如果晋国是想要搅乱吴国的话,没有比选择不是那么合理的人来坐上吴国之君的位置,更合适的做法了吧?
可是,选择诸樊来继位的话,他是合法的继承者,登位之后想要摆脱晋国的控制会更容易。
这样一搞,晋国无疑是不能选择诸樊来继承吴国的君位。
“诸樊、余祭和季札都失踪了。”郤至说道。
这不是郤至在讲废话,暗示诸樊、余祭和季札就跟在寿梦身边,找到哥仨也就等于找到寿梦。
晋国已经公布了寿梦的死讯,且不管寿梦死没死,一旦是由跟随寿梦的三个儿子之一继承吴国的君位,起码会有一个够分量的人熟知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既然晋国君臣对外宣布寿梦已经死掉,肯定不能留下太大的后患啊。
所以了,除非寿梦肯自愿死掉,要不然诸樊、余祭和季札这哥仨,怕是也要跟着死了。
那叫什么?叫造成既定事实之后,掩盖历史的真相。
当然了,一旦是寿梦带着诸樊、余祭、季札出现,不能够是由晋军在公开场合杀死,只能是先控制起来,安排着一一病逝。
因为晋国君臣不可能在吴国长期逗留的关系,要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状况,只能是由留守的人来操办。
这样一来,留守的人,他们的任务就变得很重了。
晋君周已经熄了选自家公室成员担任吴国之主的念头。不是他知道自己无法做主的原因,主要是楼令后面跟他好好谈了一次,将所有利弊讲了个清清楚楚。
晋君周还流落“洛邑”时期,楼氏已经在资助晋君周了。
就算晋周成了晋国之君可以不计恩情,到目前为止晋君周都没有培植出成型的力量,一众卿大夫之中也就楼令一贯表现出对晋君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