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浩这一番温言细语,说得五位夫人心中暖意融融,纷纷不自觉地向杨浩凑近了些。
杨浩张开双臂,试图环抱五位夫人,无奈人太多,怎么也抱不过来。他温柔地看向华筝公主:
“华筝,你自跟随朕以来,历经诸多坎坷。你身为蒙古公主,却在朕北伐蒙古,民族大义面前,始终坚定地站在夫君这边。
此等深明大义之举,朕铭记于心,你还为朕生下了一个英勇不凡的儿子杨志。
如今,朕决定将蒙古漠北一带,分封给咱们的儿子杨志,作为他的属地。那毕竟是你的故乡,你看可好?”
华筝听后,心中感激涕零。她回想起当初,自己从蒙古大漠千里迢迢追随夫君杨浩,至今已有三十余载未曾回过故乡。
如今皇上将这片土地分封给儿子杨志,实在是再好不过。毕竟儿子杨志身上也流淌着蒙古皇室的血脉。
到了那里,定能有所作为,也算是对得起父亲成吉思汗和哥哥拖雷了。想到此,她赶忙恭敬地屈膝行礼,说道:
“臣妾代儿子谢皇上隆恩,他知晓后定会万分高兴。”
杨浩见华筝公主对自己的决策如此满意,心中也微微动容。难得见到华筝如此开心,自己确实早该如此安排了。
接着,杨浩又看向一旁的穆念慈,说道:
“爱妃,如今咱们的女儿杨如烟,已然年满十八了吧?”
穆念慈听闻皇上提及要分封自己的女儿,心中激动不已,忙点头应道:
“是的,皇上。”
杨浩接着说:“朕瞧着,如今如烟已到婚嫁之年,也该谈婚论嫁了。
朕听闻,右丞相文天祥之子文佛生,一表人才,颇具才情,与他父亲一样熟读兵书,可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且年龄与如嫣相仿。
朕有意给杨如烟和文佛生赐婚,并将临安府赐予他们,作为他们的封地。你看可好?”
穆念慈听后,心中满是感激。她相信夫君杨浩的眼光,这些年,文天祥在朝中为官,一直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她也是有所了解的。所谓虎父无犬子,女儿能嫁入这样的人家,对大宋而言也是好事一桩。
况且,临安也是自己与义父母的故乡,义父母也曾与她提及,如今年事渐高,日后若有机会,也想落叶归根。
若临安能作为女儿的封地,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看来平日里,夫君对自己的心思考虑得如此周全。
她满心欢喜地屈膝拜道:“多谢皇上如此安排。”
杨浩又看向一旁的贤妃赵凌萱,说道:
“萱儿,当年你在皇宫之中,舍身救了朕的义父义母。你为大宋皇室延续了血脉,朕此前也答应过你,咱们的儿子杨逍,朕决定封他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