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尘并没有因为县令的表面功夫而放松警惕。他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密切关注审查小组的一举一动,确保县令不会暗中搞鬼。同时,林尘也积极准备着自己的方案,一旦县令有任何不轨行为,他便会再次发动舆论,让县令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审查小组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们详细查阅了矿山开采权的历史资料,走访了众多相关人士,对矿山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林尘凭借自己之前对矿山的深入了解,以及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向审查小组提供了许多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建议。
而矿主在失去了县令的庇护后,犹如一只丧家之犬。他试图通过贿赂审查小组的成员来挽回局面,但林尘的亲信及时发现并揭露了他的阴谋。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民众的愤怒,舆论对矿主的谴责声再次高涨。县令为了撇清自己与矿主的关系,对矿主的这一行为进行了严厉斥责,并表示会依法严惩。
随着审查工作的深入,林尘在矿山开采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他不仅有着合理的开采规划,还承诺会提高矿工的待遇,改善矿山的安全设施,这些都得到了审查小组和当地百姓的认可。
然而,县令心中仍有不甘。他虽然表面上与矿主划清了界限,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能够保住与矿主勾结时所获得的利益。于是,他暗中指使审查小组中的个别成员,试图在报告中给林尘制造一些麻烦。
林尘的亲信察觉到了审查小组内部的异常气氛,立刻将消息告知了林尘。林尘得知后,决定再次发动舆论的力量。他让手下在城镇中四处传播县令暗中搞鬼的消息,并将之前收集到的县令与矿主勾结的一些额外证据透露给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乡绅和商人。
一时间,城镇中再次掀起了对县令的声讨浪潮。百姓们纷纷来到县衙门前抗议,要求县令给出合理的解释。县令看着县衙外愤怒的人群,心中懊悔不已。他深知,若不妥善处理此事,自己的官位必将不保。
无奈之下,县令只好亲自出面,向百姓们道歉,并承诺会重新审查报告,确保公正公平。同时,他还将暗中搞鬼的审查小组成员撤职查办,以平息民愤。
经过一番波折,审查小组终于完成了对矿山开采权的审查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林尘在矿山开采方面有着更为合理的规划和方案,并且有着良好的信誉和实力,建议将矿山开采权授予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