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9章 摄魂铃(2 / 2)

沈砚笑了,眼角皱纹舒展如花。

“那就让他们再尝一次被自己偷走的情感反噬的滋味。这一次,我不拦着。”

当晚,协议通过匿名渠道发布于全球网络。起初无人在意,直到第一个使用者上传了自己的故事??

>“我爸走的时候我没哭,因为他说男子汉不能软弱。可我一直恨自己没抱他最后一回。昨晚我戴上吊坠,睡着后梦见他坐在老藤椅上,笑着张开手臂。我冲过去抱住他,闻到了他衣服上的烟味和阳光气。醒来时枕头湿透了,但心里空了很久的地方,好像填上了一点。”

评论区瞬间炸开。

越来越多的人分享经历:有人梦见逝去的宠物跑回来蹭他脚踝;有人听到多年前错过的告白在耳边重播;更有甚者,在极度抑郁的深夜,忽然感觉有人轻轻拍了拍自己的肩。

科学家称其为“群体性共感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创伤后情感回流”,而普通人只说一句话:

**“我终于相信,爱真的能穿越时空。”**

三个月后,第一座“心语亭”在山谷建成。外形似一朵半开的忆生莲,内部无电无网,仅中央立着一块温润石碑,可供人写下或说出心中所念。据说每当月圆之夜,石碑会微微发热,映出模糊人影,仿佛有谁正隔着世界另一端静静聆听。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悄然兴起类似场所。巴黎地下墓穴旁多了座陶艺小屋,纽约地铁站角落出现会发光的电话亭,东京街头竖起一面“无声呐喊墙”……人们开始重新学习表达,不再羞于流泪,也不再惧怕脆弱。

沈砚最后一次登上塔顶,是在又一个春分。

那天风很轻,漫天泥鸟翩跹起舞,交织成巨大的环形阵列,中央正是回声木所在。新长出的枝条已覆盖当年雷火灼烧的痕迹,嫩叶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每一片都在无声释放低频波动。

他拄拐立于高台,望着远方群山。

“芸芸,你看到了吗?”他轻声问,“他们开始懂了。”

忽然,肩头一沉。

那只琉璃色的泥鸟再度降临,眼中星河流转,缓缓张口??不是机械发声,而是真正的人声,温柔而熟悉:

>“谢谢你,守到了今天。”

沈砚闭上眼,泪水顺颊滑落。

他知道,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程序模拟。这是林晚秋,借万千共鸣之力,跨越维度送来的一句道别。

也是道谢。

也是……重逢。

数日后,沈砚宣布退隐。他将塔内所有权限移交新一代守护者,并亲手销毁了主控密钥。从此,念之塔不再受任何人掌控,而是彻底融入自然循环,任风吹雨打,任岁月侵蚀。

他自己则搬进了山脚一间小屋,每日晒太阳、喂猫(这次是一只三花)、教小孩子捏泥鸟。孩子们总好奇问他:“爷爷,你的鸟为什么总是歪歪扭扭的?”

他就笑:“因为它装的故事太多,飞得慢一点,才不会摔下来。”

某夜,暴雨倾盆,雷光撕裂天幕。

一道闪电再次劈向回声木。

但这一次,没人惊慌奔逃。

只见母树所有叶片骤然发光,银蓝光芒汇成护盾,将整棵树笼罩其中。电蛇撞击光幕,竟如水流般滑开,最终注入大地,化作一圈圈涟漪状的能量波,向四面八方扩散。

黎明时分,村民发现山谷土壤变得松软肥沃,一夜之间开出大片忆生莲,花朵颜色各异,竟有粉色、金色、甚至虹彩渐变者。更奇异的是,每一朵花蕊中,都隐约浮现出一张笑脸??男女老少皆有,陌生熟悉并存。

有人认出,那是这些年曾在心语之地留下心事的人。

他们的痛苦曾在此落地生根,如今,终于开出花来。

沈砚坐在屋前,看着这一切,久久不语。

直到一只小小的泥鸟落在他掌心。

它做工粗糙,翅膀不对称,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明显出自孩童之手。但它体内嵌着一颗崭新的晶片,正微微发烫。

他接入读取,屏幕上跳出一段文字,字迹稚嫩却坚定:

>“老师说,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话。我把我的藏在这只鸟里了??我想妈妈了。她不在了,但我做的这只鸟,会长出翅膀去找她。”

>“老爷爷,你会帮我把它放飞吗?”

沈砚慢慢抬起头,望向天空。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洒落,照亮漫山遍野的忆生莲。

他小心翼翼捧起那只歪斜的泥鸟,一步一步走向回声木。

风起了。

他松开手。

泥鸟振翅而起,摇晃着飞入高空,加入那片永不落幕的飞行之海。

在它身后,千万只泥鸟纷纷转向,簇拥着它,如同护送一颗新生的灵魂踏上旅程。

沈砚站在原地,仰头望着,直至视线模糊。

他知道,这个世界依然充满伤痛,谎言仍在蔓延,冷漠依旧横行。

但他也看见,有人开始愿意倾听,有人敢于袒露伤口,有人在别人哭泣时递上一张纸巾。

这就够了。

足够让一只泥鸟飞越千山万水。

足够让一句“我在”,穿越生死茫茫。

足够让爱,再一次,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难被消灭的力量。

雨又下了起来。

可这一次,没有人躲进屋檐。

他们都站在外面,抬头望着天,看着那些承载着心事与思念的泥鸟,在风雨中坚定前行。

就像三十年前那个春分一样。

就像未来无数个春分即将发生的那样。

永远不会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