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特斯拉与LG化学发表的那份联合声明。
他目光很快扫过那句“严格按照既定的协议和供货周期,持续、稳定地向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客户交付高品质、高性能的产品与服务……”
“呵——”
常浩南没忍住,笑出声来。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但会押韵。
新闻最后,是纳斯达克的开盘行情。
虽然整体来看扔有下跌趋势,但并未出现断崖式崩盘、引发系统性恐慌的势头。
应该是被这份及时的声明给暂时控制住了。
“反应倒是快……”
常浩南低声自语,但细想之下,眉头却微微蹙了起来。
这不合常理。
电池和汽车都不是玩期货的大宗商品,而是属于供货时效性很强的消费电子类产品。
对方敢做出这种等同于“保证按时足量交货”的公开承诺,意味着他们必须拥有切实、即时的供应能力,或者拥有在极短时间内恢复供应的绝对把握。
否则用不了一个月,谎言就会被无法交付的订单和堆积的客户投诉彻底戳穿,其引发的市场信任崩塌和连锁反应,将比开盘暴跌更恐怖百倍。
他们凭什么?
常浩南抄起了办公桌角的红色保密电话,拨出一个号码。
几声短促的忙音后,线路接通。
“张院士?我,常浩南。”他开门见山,省去了所有寒暄,“特斯拉和LG那份联合声明,看到了吧?”
电话那头自然是连海化物所的张韬院士。
由于火炬实验室近一年的主要精力都放在Ga-Ge(0001)上面,Co-C-hBN材料主要是由对方着手组织研发和推广。
“看到了,刚看完。”张韬的声音带着点嘲讽,“这帮老美,学得倒挺快,连措辞都抄上了。”
“不是措辞的问题……”常浩南话才开了个头,就听见对面说道: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刚才我已经复核了所有海关备案记录和我们内部掌握的流向监控。”
“结果呢?”常浩南难得地有些急切。
“无论是Co-C-hBN成品,还是关键的中间体材料,过去一年流向LG
化学和特斯拉相关供应链的量都在正常商业合同范围内,绝对没有足以支撑他们大规模量产装车的异常囤积。”
“也就是说,不可能靠库存硬撑。”常浩南揉了揉眉心,“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已经……或者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单独合成Co-C-hBN材料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