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事先未对外公布、规模很小但规格极高的会晤,在工建委大楼深处的一间会议室里进行。
与会者仅有栾文杰主任、两名核心助手,以及马斯克本人和他的首席技术战略官。
寒暄过后,马斯克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他示意助手操作设备,会议桌中央瞬间投射出极其清晰、震撼的全息影像。
“栾主任感谢您宝贵的时间。”马斯克的声音带着一种布道般的热情,指向巨型星际飞船模型,“请允许我向您展示SpaceX的终极愿景——火星殖民计划,而这就是我们原本计划作为运载工具的‘星舰’系统。”
影像动态演示:巨大的星舰与超重型助推器组合体矗立在发射台,点火升空,助推器分离后精准返回着陆,星舰则继续飞向深空,最终在火星荒原上缓缓降落。
尽管全程都是3D动画制作,但不得不承认效果非常震撼眼球。
如果是在华盛顿,免不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被眼前的画面所吸引。
但在航天这方面,栾文杰可比马斯克权威太多了。
他并未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兴趣,也没有回应后者刻意留出的停顿。
只是微微伸手,示意对方继续。
“它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马斯克脸上闪过一瞬间的尴尬吗,但很快恢复原状,“近7500吨的海平面起飞推力,是传奇的土星五号和能源号的两倍以上,设计目标是单次将超过50吨的有效载荷,或者一个完整的殖民者舱段,直接送达火星表面。”
栾文杰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审视着影像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曾经的航天局长,他太清楚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以及风险。
待马斯克告一段落,他缓缓开口:
“马斯克先生,我首先要对您和SpaceX团队展现的宏大愿景,以及在可回收运载火箭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表示高度赞赏和尊重,‘星舰’的概念设计,在规模上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一番例行称赞之后,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从工程实现和风险管控的角度,我不得不在可靠性方面提出最核心的疑虑……要想将人类送往5500万公里之外的火星,旅程漫长,环境极端恶劣,任何关键系统的微小失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我此前并未收到过有关‘星舰’系统的任何验证进度,想来应该还停留在设想层面,那么您是否预估,需要经历一个漫长且代价可能极其高昂的多次失败和迭代调整过程,才能真正接近所期望的成功?”
栾文杰的质疑不包含任何嘲讽,却像一把手术刀。
精准、专业。
马斯克深吸一口气,非但没有回避,眼
中反而闪过一丝“终于问到点子上了”的光芒。
“栾主任,您的疑虑完全正确,这也正是我们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