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天浩一家围炉守岁时,远在数千里外的港岛,易中海夫妇也正欢聚一堂,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鸡鸭和海鲜。一位大妈温好了酒,向北遥拜祖先,然后夫妻俩便开始品尝着小酒,目光不时落在摇篮车里的一对儿女身上——男孩叫易继宗,女孩叫易桦桦,刚满两个月,他们肥嘟嘟的小脸可爱极了。
易中海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善有善报。若非那位聋老太太的相助,他们又怎能来到港岛,发现妻子怀孕的喜讯。他回想起自己从逃荒到四九城,再到轧钢厂辛勤工作几十年,最终晋升为7级工的历程。原本以为命中无子,谁知命运却给了他如此美好的安排。
易中海平静地对大妈说:“过两天公司的美国人要回国,我想跟着去美国看看他们所说的自动机械是什么样子。可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妈是从传统年代走来的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一辈子只会做饭洗衣,现在有了两个孩子,心中已是满足。她听从父亲的安排,出嫁后听从丈夫的,这是她坚守的老规矩。
大妈听了易中海的话,没有多言,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她相信自己的丈夫会处理好一切。易中海接着说:“明天我会让你去娄家住几天。娄夫人最近不太喜欢和董事长一起出席活动,偶尔去一次,平常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你带着孩子去她那里,我已经和娄董事长打过招呼了,夫人也同意了。”
第四天,易中海安排车辆将妻子和孩子送到了娄家。娄家只有夫人一人,安置好妻子后,他带着陈大海派来的保镖,与工厂里聘请的美国技术员一同前往了美国。
易中海在第二个月就办理了新的港岛身份证。当时的行政部门工作都是手工操作,没有后世那种电脑办公的便捷。因此,拥有大陆户口的同时,再办理一个港岛身份证并不是难事。
为了这次学习之旅,易中海认真学习了英语,虽然字母认不全,但已经能够听懂和简单交流。飞机在夏威夷加油时,易中海也像其他人一样参观了珍珠港,献上了鲜花。
飞机抵达洛杉矶后,易中海透过大厅的玻璃门,看到了几个在喊威廉的人——四个黑人,两男两女,一对看起来像是夫妻,他们的体重加起来可能有四五百斤,另外两个可能是威廉的兄弟姐妹。打过招呼后,他们一同离开了机场,坐上车,透过车窗观察着外面的世界,有贫穷的,也有富有的,街道仿佛被一分为二,界限分明。
易中海突然想起了浩子的话,每个地方都有穷人和富人。他竟然在一个店铺的展示窗里看到了一把狙击步枪,这枪他认识,内战时期见过。他示意威廉,表达了自己的惊讶。威廉听到后笑着说:“易,不用担心,在美国持有枪是合法的,只要有美国绿卡就可以买枪。但是未经他人同意闯入别人家里,是会被枪击的。”
这句话让易中海感到了一丝幸福。这时的美国人对黄种人的歧视还不是那么严重,因为一些逃到台湾的高官和富商中有不少人去了美国。所以威廉家对易中海的黄种人身份并不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