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会怀疑,一座大桥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建成。
但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见过斯特伦松德桥,就会明白,那时候的人工几乎免费,二十四小时轮班工作。
现在,在两岸五十米处建造高达四十米的柱子,用铁链连接两岸,铁链一节一节地向下链接,最终的链子吊起桥面。
那时,汽车并不多,只有运货的汽车。
因此,桥面宽五十米,高出水面十五米,整个桥面共有六个桥墩,两边的桥墩起到拉伸作用,向岸上延伸二百米,河中间打了四个椭圆形的柱子,每个柱子上都能放一辆卡车,延伸到岸上的铁链四个方向,共连接十八个深十米的水泥墩子。
为了方便运货,桥面的中间是人行道和汽车道,两边铺设的是铁轨,只有火车的一半高度,一半动力,有的干脆就是一个平面。
火车头还是大学里面用几台烧煤的机器改造而成的。也就是说,这两边的小火车可以直接通过轧钢厂新厂的厂门。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些便利的设施,浦西许多人直接去轧钢厂分厂应聘上班。
毕竟,太精明的人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而这两座小火车后来改造成了观光火车,最终也成为了魔都的一道风景。
几个月内建成一座桥,大家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内部资料显示,这座桥是第一座混凝土大桥,桥面和桥墩都是混凝土浇筑的,用到的钢铁量达到了魔都一年使用的量。
但有了这座大桥,轧钢厂新厂的商品将扩大无数倍,甚至有不少浦西工厂想到浦东新建厂,建居民楼。因为浦东的总人口还没有浦西一个区的人口多。
轧钢厂的魔都分厂总厂长刘光齐、财务阎解放、保卫科王大光,三人就这样被派到了魔都,新的腾飞也就此启航。
大桥的建立,让更多的领导到宾馆开房间等着张天浩接见,好几个地方河流多的省份都需要建设大桥,如果等着国家调配不知道要等到何时,但和轧钢厂合作,只要本省的土特产交给轧钢厂,过一遍手那都是外汇。
有一个特殊的现成例子,苏杭的丝绸就是按照张天浩给的图纸织成的产品,平常再大的也就一二百大元,但经过轧钢厂的包装送到港岛再包装销往中东,最低一千美金起步,更有甚者纯手工制作的旗袍和家族的装饰,那些狗大户更是投掷万金。
因此,苏杭直接组合了八个大厂来供货,一年时间挣得的外汇直接成为了全国的第二名。
大家都在期盼着张天浩的接见,以前来四九城开会都知道张天浩会挣钱,这次仔细调查后才知道自己闭门造车了,人家那不是会挣钱,人家那是直接用火车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