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真甜。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甜的东西了。”蒋小海看着手中的水杯,喃喃自语:“我能带回去给我孩子喝吗?”年轻学生最近几天一直在车间里和蒋小海搭档,蒋小海是个非常踏实肯干的人,遇到不懂的技术问题总会虚心请教,哪怕对方是个只有二十岁、年龄小到能当他孩子的年轻学生,他也一口一个“师傅”地教着。这让很多学生都感到不好意思,也更加努力地将技术传授给他。
年轻学生从身上取下一个配发的水壶,将自己水杯里的糖水都倒了进去。“来,蒋师傅,带回去给孩子和嫂子喝。”“这……使不得,使不得!”蒋小海想也没想就要推辞,因为在黑龙江,人均供糖量仅一百克左右,如此甜蜜的东西,大家都不曾尝过,他怎么好意思收呢?
但年轻学生坚持将水壶塞进蒋小海手中:“拿着,蒋师傅,一壶糖水而已。带回去,让家里人都尝尝。”“你在做一个全中国最甜蜜的事业啊。你收下我这壶糖水以后是要还的。”蒋小海看着年轻学生:“还多少?”年轻学生笑着说:“蒋师傅,你和你的同事们一定要建成全亚洲最大的一个糖厂啊。以后你就还我一个亚洲第一的糖厂吧!让全中国人都能吃上糖,就拜托给你和你的同事们了。”
蒋小海的推辞声停了,他紧紧握着水壶,然后重重地点头道:“好!”不知为何,蒋小海觉得自己身上仿佛有了一种责任感,一种要对全国人民吃堂负责的责任感。
年轻学生的话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周围很多人都听见了,包括陈金生和张西北厂长。
张西北默默握拳,亚洲第一糖厂,亚洲第一,让全国人民都有糖吃。已到知天命之年的他,忽然感觉自己心中燃起了一团新的火焰。
当蒋小海带着水壶回家时,儿子蒋一弘也刚好放学归来。蒋一弘是他的骄傲,这孩子聪明好学,家里再贫困,蒋小海也从未中断过蒋一弘的学费。如今,蒋一弘已是高中最后一年,老师说他有很大机会考入哈工大。
蒋小海将带回家的糖水分给媳妇和儿子喝时,两人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好甜啊!老蒋,你从哪弄来的糖水啊?”媳妇盯着蒋小海问。儿子蒋一弘也说:“老爸,你不会把钱都拿去买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