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论战(2 / 2)

最后讲讲‘法’。‘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李景隆这五十万大军,虽说规模庞大,但皆是由各路兵马抽调混编而成,彼此之间缺乏磨合,军令传达也不够顺畅,而且南军已经多年未曾有过实战经验。以李景隆那好大喜功的性子,此前一路顺畅地抵达北平,必然心生自满。常言道,骄兵必败!再加上围困北平之后多日毫无建树,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况且建文帝急于求成,必定会不断催促,如此一来,南军的军心必然不稳。待燕王殿下率兵回援之时,定能一举将其击败。

此外,草民还想说一点,那便是‘器’。多年来,燕王殿下厉兵秣马,北平城内火炮、火器以及刀剑等各类军械储备充足。而李景隆一方,并没有什么远胜于我方、能让我方毫无抵抗之力的兵器,所以他们自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攻克北平城。”

王珏洋洋洒洒地说了这一大通,完全是站在品鉴历史以及事后总结的角度来谈论这场战争的。他自己觉得说得不过如此,可在朱高炽和道衍的眼中,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说出这般见解,着实是令人极为震撼的。

朱高炽仔细回味着王珏的这番言论,脸上不禁露出一抹喜色。他父王朱棣此前极为轻视李景隆,只安排他率领一万老弱病残的兵力守卫北平。毕竟南军兵力多达五十万之众,多日来,为了鼓舞士气,向来喜静厌动的他也只得强撑着到城墙上鼓舞士气。身为燕王世子,他绝不能表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怯懦与恐惧,毕竟北平乃是燕王的根基所在,不容有失。然而,敌军兵力如此强大,城内军民每日死伤众多,朱高炽也只能咬紧牙关坚持,表面上虽淡定自若,可心中对能否守住北平城实则充满了担忧,甚至他都已经做好了城破人亡的准备。听了王珏的分析,朱高炽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信心,再看向王珏时,眼中已满是赞赏之色,问道:“那你此刻可有什么好办法,能够缓解北平城当下的危急局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