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叹了口气,“唉,这不倒春寒么,老农这婆娘就染了点儿风寒,被儿子送到城中看病抓药去了,也是多亏了世子啊,要不然我们这些穷农户染了病,多半都是在家里硬挺着。大人这次来思想看看杂交育种的事儿么?”
王珏笑了笑,“杂交育种的事儿不急,你们都挺熟悉的,我到时候古来看一眼就行,我这次来是想和老伯您讨论讨论倪萍往年具体都是如何耕种的,比如说怎么沤肥啊,种植的间距什么的,还有我也没有官职在身,就是世子身边的一个幕僚,老伯你叫我名字王珏就好!”
王乐本来还有些拘谨,一听到王珏要了解耕种上的事儿,顿时就放松了下来,从头到尾把自己耕种的经验拿出来分享给王珏。
二人交谈一番后,王珏婉拒了王乐留三人吃饭的想法,带着两个学生又找了几户人家了解了一下,总算对眼下农耕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得了解。
王珏发现这些农户的耕种技术大多都是祖辈们言传身教下来的,大多数是靠经验的积累,官府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和技术上的扶持,但大多也都局限于发放耕牛和种子、兴修水利设施、组织农户分享推广经验和限定耕种作物等等,这还是廉洁爱民的官府,要是遇到一些敷衍,也就是发放一下劝农告示然后就等着收税了,可以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完全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农耕技术。
回到家后王珏就闭门不出,他打算弄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规范这些农户更加科学种植,王珏能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王珏打算教导农民进行合理密植。北平周围大多以种植小麦和水稻为主,就比如种植小麦时,改变这些农户以往随意撒种、间距不均的习惯,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像保持行距在五到六寸左右,株距在两三寸左右,当然了,这也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等条件适当的做出调整,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株小麦都能有充足的光照、水分和养分获取空间,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避免因种植过密导致通风透光差、病虫害滋生等问题,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而对于像水稻这类作物,可以规划好插秧的疏密程度,每穴插苗数量保持在3 - 5株左右,并且使行间距均匀合理,让水稻能在田间健康生长,提高整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