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山工坊之中,朱高炽仿若踏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奇世界。工坊里,各类从未见过的生产设备,精妙的温度计、神奇的工艺令人目不暇接,规整的道路纵横交错,此前从未在大明出现的产品更是彰显着无尽的创造力。
而这工坊新颖独特的建设经营模式,更是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朱高炽心中明了,王珏能在短短时光内,从一介平凡布衣崛起,带着二狗缔造出如此大规模的产业,养活众多工人,这其中固然有自己世子身份所给予的庇佑。若无这层身份的护持,王珏想要达成这般成就,必定会遭遇重重艰难险阻,仿若逆水行舟。
然而,归根结底,最为关键的还是王珏自身那些多如繁星的奇思妙想。恰似那能点石成金的神奇妙手。换做旁人,即便有外力扶持,若自身缺乏这份独特的才情与智慧,亦是难以铸就如此辉煌。
朱高炽的思绪不禁飘飞,心中万分庆幸当年守城之时发现了王珏这等奇才,他深知,有了这西山工坊的范例,若能在大明各地予以复制推行,再加上那令人惊叹不已的柏油路,一旦其如脉络般铺设至大明的每一寸土地,无疑将引领大明迈入一个全新的纪元。彼时,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加富足安康,国家的实力亦会如旭日东升般愈发强盛。
只是,这般宏伟之事,仅靠与父皇书信往来实难阐述详尽。况且,其中涉及皇家产业,说起来亦算是皇家私事,自是适宜关起门来,于自家人之间细细商议。
此刻的朱高炽,满心无比渴望奔赴京师,与父亲朱棣促膝详谈,将心中所思、所盼、所谋一一倾诉。然如今未得皇命,他亦不敢擅自离开北京,只能将这炽热的渴望深埋心底,静候合适时机。
待送走了朱高炽,王珏见工坊这边诸事皆井然有序,仿若一部精密的仪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他心中稍安,遂决定回庆寿寺。
年关将至,每一寸空气似乎都弥漫着岁末特有的气息。王珏一念及即将前往京师为官,心中便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与彷徨。他不知将来该如何在朝堂和官场中寻得立足之地,亦不知该如何妥善自处。在这困惑与不安的驱使下,他唯有前往庆寿寺,向自己的师父道衍寻求解惑之道。
王珏于庆寿寺中寻得道衍,目光中满是诚挚与迷茫,轻声问道:
“师父,弟子对官场之事全然懵懂,犹如置身于黑暗之中,不见一丝光亮。今后入朝为官,该如何在朝堂中立足?还请师父为弟子拨开迷雾,指明方向。”
道衍闻言,微微垂首,略作思量。那深邃的眼眸中似有智慧的波光流转,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