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议造船(2 / 2)

“我们可以尝试加厚、加固龙骨,增强其对整个船体的支撑力。同时,根据不同的航行需求和海域特点,灵活调整龙骨的形状和弧度。例如,对于追求快速航行的船只,采用更流线型的龙骨,可有效减少水的阻力,让船只在水中如鱼得水。至于至于累的的船只,也可以让造船工匠们根据以往经验提出改进想法加以验证”

上层建筑的布局也不容忽视,它关乎着船只的重心与风阻。王珏建议马三保:

“应合理调整上层建筑的布局,尽量将一些较重的设备和物资放置在靠近船底的位置,降低船只的重心,减少因重心过高而带来的风险。同时,缩小上层建筑的体积,使其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降低风阻,让船只在航行时更加轻盈顺畅。”

至于动力系统,作为船只前行的核心驱动力,在无法造出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当下,王珏认为,可从船帆结构和技术人员两方面入手。他建议马三保广纳精通气象的人才,这些人在出海后,能够精准分析不同海域的风向特点,从而对多桅帆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

“比如在远洋航行时,根据不同风向灵活调整前后桅帆的角度和面积,使帆能够更充分地利用风力,为船只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也可以记录不同设计的洋流防线,也有助于远洋航行”王珏说道。

此外,王珏还提出设计可旋转的桅杆,以便在风向多变时,船员能更灵活地调整帆面与风向的夹角,最大限度地捕捉风能。

考虑到风力不足的情况,王珏进一步设想:“我们可尝试研发辅助动力装置,利用人力或畜力驱动的桨轮,将其安装在船舷两侧。当风力较小时,通过人力或畜力转动桨轮,为船只提供额外的动力,确保航行的连续性。”

远洋航行,方向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王珏深知,稳定可靠的导航与安全设备是航海的重要保障。他建议马三保对当下的指南针和罗盘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精度和稳定性。

“我们可以帅选和使用更优质的磁性材料制作磁针,让指南针的指向更加精准。同时,优化指南针的悬挂装置,减少船只颠簸对指南针读数的影响。此外,在指南针的周围设置刻度盘,标有更精确的方位刻度,方便船员更准确地确定航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