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也是导致脑内 B 细胞未能分泌 IL-10、无法抑制 T 细胞活化和小胶质细胞炎症的直接因素……
“这等于是,直接找出了两个全新的靶点!”
“要么靶向 CXCR4,或者是逆转 IL-10 甲基化……这两个策略,都可能成为攻坚多发性硬化的新手段!”
众人激动。
当然,仅仅是这样的话,新药的效果肯定不尽人意。
许秋也不可能就此满足。
因而显然,许秋不仅打算靶向 CXCR4,同时还要对 IL-10 进行表观遗传调控!
不过,这并非易事。
设计这样的药物,要解决不少问题。
比如双靶点的协同!
XCR4 抑制剂和去甲基化剂的药理机制不同,直接组合可能产生不可控的相互作用。
许秋道:“这一点,并非不能实现。瑞仕的全球巨头罗氏医药,就完成了双抗技术,同样兴许也可以针对多发性硬化新药,设计出双功能分子。”
这个难点并没有困扰许秋。
而第二点,其实就是血脑穿透的难题了!
最后则是避免脱靶毒性,尤其是 DNA 去甲基化剂可能影响全身细胞!
如果是从头开始,许秋可能不知道从何入手。
不过好消息是,多发性硬化的研究其实已经进展了很久,各方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了。
说得简单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如今许秋锁定的两个崭新靶点,或许就是这一场东风!
……
在正式确认这两个靶点之后,林根生心情无比激动。
之前的状态这么宽松,但这一次……总该进入“备战”状态了吧?
怎么也得疯狂加班?
然而,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在许院士确定进一步的路线后,众人依旧准点下班、按时上班。
这让林根生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对吗?
难道不该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吗!
好在,林根生还是能感受到众人的情绪也变得激动起来,工作效率简直翻了个倍……也只有这样,他还能感受到如今的状态的确有了些许区别。
而让林根生更震撼的是,仅仅是一周后,一份崭新的方案就已经出炉。
许秋再度莅临研究所。
他给出了新的研究重点,亲自指导下一步的研发计划。
这一次,新药的代号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NeuroRestore-01。
神经修复-01 号。
也即 NR-01。
林根生已经做好准备,后面这个序号,迭代到一千,乃至于一万。
毕竟这就是正常的研发流程。
一款药物,没有个几千次、上万次的试错,怎么可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