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开口道。
“他不差那是他欧阳伦的事,咱赏赐不赏赐,那是咱的事情,当然了要是他欧阳伦不要的话,那咱就更加高兴了,你可得快点把东西给咱拿回来,千两黄金、百匹锦缎可不少呢!”朱元璋嘀咕道。
“额”王忠满脸汗颜。
“额什么额赶紧去,咱可不会让欧阳伦这家伙说咱吝啬,你可得想办法让欧阳伦不要接受咱的赏赐!”
朱元璋叮嘱道。
“太上皇,这样怕是不太好吧!”王忠有些不好意思道。
“有啥不好的,你不也说他欧阳伦不差钱,但是咱差啊!就这样定了!”朱元璋挥挥手。
见朱元璋态度坚决,太监王忠也不好再说,当即躬身领命,匆匆退下。
朱元璋重新坐回椅子上,目光中透出一丝深意。他低声自语道:“淮西党这些年确实太过嚣张了,欧阳伦此举,也算是为朕出了一口恶气。不过,朝中之事,还需步步为营。欧阳伦虽有才干,但也需谨防树敌过多。”
“同时也得防止这小子权力过大,然后太过膨胀!”
朱元璋对欧阳伦的满意,不仅在于其能力,更在于其忠诚与担当。他深知,朝中像欧阳伦这样敢于直面问题、不畏权贵的官员,实在不多见。而欧阳伦的表现,也让他更加确信,将其放到军事内阁大将军的位置上,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欧阳伦啊欧阳伦,你可不要让朕失望。”朱元璋轻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知道,朝中的风波还远未结束,而欧阳伦,必将在这场风波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朝会结束后,朱标本以为军事内阁的考核会顺利进行,然而没过多久,御书房内便堆满了弹劾欧阳伦的奏章。这些奏章内容五花八门,有的质疑考核的公平性,有的则是淮西党官员的叫冤诉苦,甚至还有一些匿名奏章,言辞激烈,直指欧阳伦滥用职权、结党营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