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清话事人> 第286章 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6章 假如清醒也改变不了现实,不如糊涂的狂欢,至少不会把自己提前吓死(2 / 2)

只要一上船,拿的是2两水兵月薪,扛的是九品官身。

水师高配一级,这也怪符合国际惯例的。配发大檐帽,认定等同于陆师的副队长,秩同九品。

至此,大海军计划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

在这片土地上,没有人能够抵挡一顶轻飘飘的乌纱帽的诱惑。

否则曲阜孔氏早就连根拔起了。

每一次改朝换代,开国君王们哪个不是捏着鼻子收下那张恶心的降表。瞧不上,但是又觉得这玩意挺好用。

所有人都觉得李郁未来也会这样对待孔府。

当然,

孔府这会肯定是看不上李郁的,只会轻蔑的称呼为“江东鼠辈”。

顺便响应清廷的号召,捐了1万石粮食。

……

和珅执掌户部,他对于当前紧张的财政状况十分担忧。

作为一个既了解乾隆心思,又了解大清国情的重臣,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找士绅商贾捐献!

军机处牵头,户部主办,各地衙署协办。

劝捐对象主要是三方:晋商、江西士绅、还有广东十三行。

而孔府的1万石粮,主要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山东学政数次登门拜访,才勉强要来了这1万石捐粮。而且鸡贼的孔府没有明说这1万石粮到底是什么粮?

白米?黑豆?还是糠?

总之都有可能。

依照孔府一贯的德行,捐发霉粗粮的可能性高于7成。

山东官府只能捏着鼻子收下,然后向朝廷汇报。之后军机处捏着鼻子昭告天下,将各种溢美之词扣在孔府头上。

孔府都捐了,江西的读书人没理由不捐吧?

这是大义!

阿桂第一时间就严令江西巡抚吴志诚引用此例,向全省士绅募捐:为朝廷分忧,为本省助剿。

……

江西省绕州府,浮梁县。

此县似不知名,可若提及此县下辖的景德镇,那就人尽皆知了。

知县牵头,

几位士绅举人坐在上首,十几个商人坐在下首,皆愁眉苦脸。

“诸位,伪吴王虎视眈眈,即将窜袭本省。饶州、九江两府首当其冲。捐输军饷既是报效朝廷,也是为乡梓尽一份力。”

“咳咳,诸位还是表个态吧?”

本县的王乡绅,竖起三根手指:

“我捐3000石稻米。”

王家乃是本县第一望族,他的表态就是给后面人打了个标杆。于是,陆续的“2000石”,“1000石”,“700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