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有些拿不定主意,是层层布防,还是重兵决战一战定乾坤?”
众人纷纷献策。
突然,
工部尚书提了一嘴:
“王爷可知,旅顺秘建舰队之事?”
永琰一愣,摇头:
“略有耳闻,却不知详情。”
工部尚书提醒道:
“户部共计200多万两银子投进去了,想来规模不小。”
永琰点头:
“明日,本宫去找皇阿玛当面询问。”
……
永琰一直未敢登基,是在等待地方督抚以及驻防将军们的态度。
没有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他坐不稳~
爱新觉罗家族在大局观方面超过前辈同行,他们永远不曾忘记唯一使命——保大清,保爱新觉罗。
所以,
永琰一方面给前线州县官吏放权,一方面允许士绅自筹粮饷,自建坞堡,给皖北、苏北、豫南、四川的豪强士绅们发虚衔顶戴,家族子孙发科举免考直通卡。
他认为团练救不了大清,但是可以给吴廷制造麻烦。
……
兰芳使团从大沽口离京,满载而归。
清廷一口气批发了50顶官帽子,分给兰芳高层。
还允许兰芳在总督的监督下举行科举。每年录取30个举人,可自费至京城参加会试。
罗芳伯沉浸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中,飘飘欲仙。
这种心态看似荒诞,实则很合理。
人啊~终究会被少年时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困扰一生。
剖析罗芳伯的人生轨迹,
哪怕他在婆罗洲混成了大人物,也无法弥补曾经在家乡的失败经历。
功名,就是他一辈子苦苦追求而不得的东西。
以至于成了心魔。
……
清廷赏赐了一顶轻飘飘的2品顶戴虚衔,砸的他头晕目眩、忘乎所以。
如果不是广东沦陷,他很想回乡祭祖,回到那魂牵梦绕的故乡。
衣锦还乡~
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所以,
罗芳伯在船上长叹短嘘,对吴廷的恨与日增长。他确实是个人杰,但终究无法摆脱时代思维的禁锢。
……
福州府。
总督王亶望目瞪口呆,面对调令,一时间竟不知说些什么。
“老于,你快给我分析分析?迁任兰芳总督?这是什么意思?”
“东翁勿急,在下也是刚刚知道,迁任兰芳乃是出自吴皇的授意。”
“军机处也投吴了?”
“咳咳,半投吧。”
王亶望抱着脑袋,颓废的坐回椅子。
哀嚎:
“我不想与海盗刁民猴子为伍。我不走,我死也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