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的清晨,裴液从大明宫侧门走出来,他贪恋地、深深地呼吸了一口这冬日的冷气,仿佛一个给放进罐子里闷了一月的人。然后他快走几步,跳羚般轻盈地一跃,撞入了马车的青色门帘,车身微微一晃,片刻后向前行驶起来。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春天还没到,但气味已经在一些悄悄的地方逸出来了,柳芽贴近后的清香,河边淡淡的水腥,鸟雀的粪便与落羽,从前目盲的越沐舟就和裴液讲,其实每个时节空气中的味道都是不同的,裴液那时候五感并不灵敏,因而颇觉神奇。”
第一段,一个简单的叙述,一个罐子、羚羊的比喻,这就是全部内容。这些内容我在前三分钟就想好了,但由于当时更新不是特别急迫,我花了快四十分钟来不断调整这一段,想追求某种质感。然而最终也没瞧出也没什么效果。
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但目前简单问到的几个作者,大家都没有同感。
我觉得这个是导致我在日四作者里也码字最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季越人说我的风格很有辨识度,可能跟这个有关。我有点儿惊讶和开心,因为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的文字很欠雕琢,质感比较浅,在赶更新中,作者难免生出一种挫败感,觉得是把匆忙堆砌的食材端了上去。
作者本身也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