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哩!不愧是大家族,什么时候我也能当一回大家族里的少爷。”
“就你?下辈子都不可能。”
“呵,你可别小瞧我,我祖上可是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人那么大个家族怎么就出了你这个穷亲戚?”
“是啊,还祖上,八百年前的祖上了吧!”
“上书皇帝的东西让一个舞勺之年的孩子写?这要是写错了可是掉脑袋的事。”
“不然怎么是神童呢,不仅写了还写的极好!”
“不行,我得回去再瞻仰下河东学生的《柳河东集》”
【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一步踏上青云路,跟他同年中进士的还有刘禹锡,两个未来福祸与共的难兄难弟,冥冥中命运已经捆绑在了一起。也是同一年,父亲柳镇在柳宗元身上,看到了河东柳氏中兴的希望后病逝,柳宗元为父守丧3年后,被安排到秘书省当校书郎。
两年之后,他又通过了吏部铨选考试,当上了从九品的集贤殿书院正字,真正算走入了政坛。仅仅三年之后,二十九岁的柳宗元,就已经干到正六品的蓝田县尉了,柳宗元升职就跟坐火箭一般,越升越快,两年之后,他又回长安当上了监察御史里行,相当于进入中央纪委。监察百官,品级不高,权力极大,在御史台,柳宗元、刘禹锡、韩愈三人成为了同事,关系好成了铁三角。】
“升这么快,这怎么和别人做官不一样啊。”
“还是重要官职,监察御史可不得了。”
韩愈/刘禹锡:出场费给一下?.?
【只是韩愈很快就因为炮轰京兆尹李实隐瞒关中旱情,而被贬到连州阳山县去了。柳宗元和刘禹锡也逐渐认识到,此时大唐经历安史之乱,已经失血过多,李氏皇族正在失去对唐帝国的掌控,宦官、藩镇、权臣,三方博弈还在不断削弱大唐的国力。平步青云,年少有为的柳宗元,自然也有挽狂澜于既倒的理想,于是柳宗元和刘禹锡,加入到了革新派王叔文的政治集团中,而王叔文更是太子李诵的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