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将贾雨村的神色变化看在眼里,突也想到,贾雨村丧妻之事,若能通过这种手段将贾家死死地绑在北静侯府这条船上,不怕贾琮不束手就擒。
三日后,黛玉启程,焦大领府中护卫护送,锦衣卫也派出百骑扈从,三人只带了些衣服箱笼,约有一二十车,趁着早上城中尚未开早市,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一路往北去。
东府空了下来,王夫人便有种心上一块石头卸下来的轻松感,她这才意识到,东府对自己的牵动实在是太大了,这几年来,真是费了她不少的心思,如今人去楼空,也实在是好。
次日,北静侯府的甄氏派身边的老嬷嬷前来,约贾母一块儿去清虚观打醮,贾母年岁大了,不太想出门,但一来是甄氏相约,二来这几年府上的确是很不顺,又有熙凤在一旁怂恿,便应了要去。
恰好薛姨妈母女在一旁,贾母便道,“姨太太也去,到了那天,我们一块儿去逛逛,正好也看戏。”
薛姨妈笑道,“什么好戏没看过,我就不去了!”
熙凤笑道,“姨妈快别说不去的话了,北静侯夫人也要去,到了那一日,不定多热闹呢,成日里在家里闷着,好容易出去走动走动,正好也散散心。”
薛姨妈听这么说,心里惦记着宝钗的事,自从薛蟠三番两次地说宝玉不是良配的话,再加上荣国府又如此之后,薛姨妈便十分不肯成就宝钗和宝玉的这门亲事了。
“既这么着,我就当是陪老太太去!”
“那敢情好了!有姨妈陪着老太太,我也松散些!”
到了那一日,王夫人突然说身上不好不去了,又有王家打发了人来说,说是王子腾的夫人有事要过来说话,便不跟着去,打发了元春陪老太太去。
到了那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正应了那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话,贾母出来,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熙凤、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元春和宝钗共坐了一辆朱轮华盖车,后面的丫鬟们跟着坐在车上,还有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地,半条街都站满了。
宝玉骑着马,跟在贾母的轿前,街上的人站两边看着热闹,对这一溜儿的车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清虚观里,北静侯府的车驾先到了,水溶下了马,从轿子里将甄氏接了出来,自从甄家出了那事后,甄氏还是第一次出门,此时,听钟鸣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