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两组动作,但却让赵信看的痴了,一时间居然也忘记了害怕,只觉得血脉喷张,“这才是我想学的武艺。”
李青松对赵信仍然镇定的表情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说到,“枪的要诀就是快准狠,此外就是要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但说说容易做做却是极难。”
“师傅这个枪术应该在大明数一数二了吧?”赵信还是十分向往的问。
“你想多了,我这个技术只能算是中等水平,真正的用枪高手,能做到松果掉落,正好刺中果实中心,且不刺穿,那才是神乎其技。”
“我最擅长的是刀,可惜刀并不适合在战阵上运用,”李青松把手中长枪递了过去,“这支枪是我一位故人的征战武器,叫‘紫云枪’,为师将它赠与你,希望你早日技艺有成,莫辱没了它的威名。”
说完,头也不回的下山去了,远远地还传来一声:“三年之后,我会再来考究你的武艺,若走不上三招,我会收回紫云枪。”
赵信待李青松走后,摸了摸紫云枪,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然后也不急于练枪,而是在师傅出枪的地方站立冥想起来,仔细回忆他出枪前后的每一个细节,约莫一炷香的功夫,赵信虎目一睁,右手向前一送,紫云枪快速伸出,刺中了树眼的边上,枪头没入半个。
“唉,枪术果然难练,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还是要从基本功开始练。”于是赵信不再执着出枪,反而平举长枪,学李青松样扎起了马步。
“此子心性真是难得,竟然如此沉稳懂得循序渐进,他日成就真是不可限量。”李青松其实并未走远,而是在一棵大树后观看,刚才赵信刺出那一枪,虽然远不如他,但赵信毕竟才12岁不到,而且第一次摸枪,有这个火候已经比当初的他强了不止一点半点了。
想到这,李青松尴尬的笑了笑,放心的离去了。
练武无岁月,时间一天天过去,赵信的枪术和体能越来越出色,后来他逐渐明白了李青松让他凌晨3点就要起来的原因了,他既不想让人知道赵信练武(在明朝如果你能学文而弃文学武会引来极大的关注),也希望赵信不要把白天去孔源书院考取功名的机会白白放弃了,毕竟在李青松眼里,文贵武贱也是深入到了骨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