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技术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难点在空气进入量的精细化控制。
但这对电控相关技术领先的楚国来说,也不是什麽问题。
理论是有了,但具体的设计就要靠他们来完成。
不光是在纸上设计,钱守国还带着团队用简单的材料制造了一个很小的飞艇,里面充的是氦气,主要是验证他们的结构设计有没有问题。
在整个楚国都为了这次任务忙碌的时候,丹阳航天中心也不轻松。
尤里面对突然下发的任务,觉得很不理解。
要求他们设计出一个能够在外散逸层长期驻留的卫星,并且建立空间站。
但这个位置,其实并不适合建设空间站。
毕竟这个位置处於不上不下的区域,要是低一些,在低空轨道,发射成本低,还不需要考虑防辐射的问题。
在高一些,也只要考虑防辐射,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的问题。
偏偏君主发来的任务,就是在2000至3000km长期驻守。
这个区域在他看来,除了科研探测,并没有利用价值。
不光是他这麽想,在航天领域,这也是公认的事实。
只是发射卫星也就罢了,还要留出采集仪器的空间,并且还要考虑采集到的东西返回地球的问题。
这难度直接飙升!
尤里觉得自己头都要炸了,发射一颗卫星?就为了采集某种东西?这有意义吗?
虽说不理解,但依然要去做,经历过苏联时代的尤里很适应这种上级的突发奇想。
尤里将任务拆解,下发给各个小组开始设计和制造。
但空间站就比较麻烦了,如今的玄鸟火箭,无法承受空间站的建设。
这需要运载量非常高才行。
如今玄鸟火箭只有不到五十吨的运载,显然是不够的。
空间站建设在外散逸层,不但要考虑到空气阻力和引力,要安装和如今空间站一样的动力系统,更要考虑辐射问题。
而要保证人员在这个位置长期停留,就必须要建造防辐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