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简洁而富有诗意。
笔墨干净简练,线条流畅自然,展现了文人画的洒脱与雅致。
画面上方有一首题诗。
“中山千日酒,东海万年桃。诞日开仙宴,坊园集俊髦。”
“丹台龙负笈,翠葆鹤骖旄。共祝吾君算,狐南夜正高。”
款识:吴门唐寅画并题。
钤印有三枚,分别是“南京解元”“六如居士”“吴趋”。
整体看下来,曹子建已经完全肯定,这就是唐寅的作品。
“没想到,自己刚刚播撒出的肥料,居然这么快就见效了。”曹子建暗道。
虽然说,那八十年野山参不管是在民国,还是在现实世界,都属于稀罕之物。
但跟这幅画的价值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因为那野山参稀罕归稀罕,在现实世界的价格不过四十万一棵而已。
而这幅唐寅《蟠桃图》的价值,按照曹子建的估计,比之张好好拍得的那幅八大山人的《福禄寿》要低一些。
毕竟不是唐寅最恢弘大气的山水画,而是花鸟画。
但低归低,跻身千万行列还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唐寅的名气以外,这幅画作的寓意也好,承载了传统文化中长寿和吉祥。
加上尺幅也够大。
长有一米三,宽有60多厘米。
这价值,对于曹子建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不管是野山参还是那些当归等药材,都是他当初从东洋丸上搜刮来的。
属于无本买卖。
同时曹子建还发现,不管是八大山人的《福禄寿》,亦或是现在自己得到的这幅唐寅的《蟠桃图》。
画作题材都是围绕祝寿来展开的。
显然,这两幅画,都是黄承乾精挑细选出来的。
除了募捐,也有借画为蒋氏贺寿之意。
“黄老板....”曹子建将目光从画作上收回,看向黄承乾,开口道:“依我之见,这幅画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唐寅的作品。”
“因为是我拿出来的?”黄承乾笑问道。
“非也。”曹子建摇头:“唐寅在绘制蟠桃时,笔触非常细腻,能够准确地表现出蟠桃的质感和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