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到六楼的薛总管轻叩了一下载丰的房门。
只是屋里传来的并不是载丰的声音,而是护卫齐心的冷漠声。
“谁?”
“是我,薛怀,有事禀告老爷。”薛总管答了一句。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房门被打开。
薛总管看了一眼屋内的情况。
发现自家主子正坐在椅子上品鉴着《红楼梦》。
这就将门给轻轻关上,而后蹑手蹑脚的来到了载丰的边上。
不过他没有急着开口,而是默默等待对方品鉴完书上的内容。
好半晌后。
载丰将书籍折了个角,放到了一旁,抬眸,看向薛总管,道:“薛怀,怎么去而复返?”
“主子,奴婢刚才下楼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事,想请主子帮奴婢解惑。”薛总管躬身道。
“问吧。”载丰开口道。
“主子,这东晋时期的手卷,它价值有多高?”薛总管问道。
“正所谓纸寿千年,绢寿八百。”载丰答道:“能保存至今的东晋时期手卷,那必定是经人妥善保管流传下来的。”
“你说,如果价值不高,他人会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保存吗?”
薛总管心中了然,这就继续问道:“主子,那以您对华国字画的了解,如果那是一卷王羲之之子的手卷,市场价在多少呢?”
“王羲之一共生有七子,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个?”载丰问道。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作为书圣之子,不管是王献之,还是他的另外六个哥哥,每一个在书法上的造诣都是极高,担得起‘天才’之名。
只不过,王献之的光芒太过太过耀眼,盖过了他六个哥哥。
“王献之。”薛总管答道。
“那价值,可就不是金钱可以估量的了。”载丰答道。
“哦?”薛总管听到这话,双眸大亮。
在他看来,曹子建能入手王献之的《适奉帖》,说明家底十分殷实。
加上对于华国字画也懂,不就是自家主子要寻找的客户吗?
“王献之这人,不墨守成规,懂得创新,更是独创‘破体一笔书’,使得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已经到了跟其父王羲之并肩的地步,所以世称‘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