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的最后方,是负责通信和电子对抗的李娜。她没有携带沉重的主武器,只在腰间别了一把QSZ-193紧凑型自动手枪,枪口同样有消音器。她的主要装备是一个背负式的“智脑”便携式战术指挥终端,一个外形如同小型笔记本电脑的设备,通过多频段加密无线电与指挥部和队友保持联系。她还携带了数个“萤火虫”微型无人机,平时折叠在背包里,需要时可以迅速部署,对周围区域进行空中侦察和电子监听。此刻,她正通过头盔内的耳机,不断接收着来自指挥部的情报更新,并将陈燕传来的实时画面分发给每一个队员。
“陈燕,情况如何?”林慧莲通过加密通讯频道低声问道,声音经过处理,显得有些失真,但清晰可辨。
“队长,小门安全,已确认没有绊发雷和监控探头。我在门内侧二十米处的集装箱后面,周围没有活动目标。”陈燕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显然刚才的潜入和侦查耗费了她不少精力。她是队伍里的渗透尖兵和爆破专家,也是最先进入厂区的人。
“收到。按预定顺序进入,保持警惕,自由开火权限。”林慧莲命令道。
“明白!”队员们齐声回应,声音压得极低。
陈燕已经打开了那个隐蔽在一处废弃工具箱后面的小门——这是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维修通道,不知是她事先踩点找到的,还是用随身携带的“穿山甲”微型破门工具临时打开的。门轴处被她喷了润滑剂,开启时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