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娃,你看这个!”奥马尔拿着一把新打造的、带有弧度的开垦锄找到艾娃,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用这个挖地,又快又省力,特别是对付那些硬土块!”
艾娃接过锄头,掂量了一下,又比划了几下,赞许地点点头:“奥马尔,你做得非常好!这个设计很合理。这样一来,开垦荒地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
铁匠铺的生意越来越好,奥马尔甚至收了两个徒弟。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从早到晚在村子里回荡,那声音不再是单调的噪音,而是充满了活力的劳动乐章,预示着生产力的提升。
为了储存日益增多的粮食,简易的仓库也应运而生。以前,村民们收获的一点点粮食,要么直接堆在家里,要么用简陋的草席盖着,很容易受潮发霉或者被老鼠偷吃。现在,在艾娃的建议下,大家学着用黏土混合稻草夯实墙壁,建造了通风良好、地势较高的小型仓库。这些仓库虽然看起来朴素,但有效地保护了粮食安全。村里还推选了细心负责的人专门管理公共的储备粮,以防备可能发生的灾年。
“艾娃,今年的玉米收成太好了,我家的小仓库都快堆满了!”一个名叫阿米娜的妇女笑着对艾娃说,她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安全感。这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最让艾娃感到欣慰的,是定期集市的出现。最初,只是村民们在收获后,偶尔拿出自家吃不完的农产品,在村口进行简单的物物交换。比如,用一袋玉米换一些豆子,用陶罐换几只鸡。但随着产量的增加和种类的丰富,这种交换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有规律。艾娃和村委会商量后,决定把每个月的月圆之日定为集市日。
每到集市日,卡鲁村的中心空地上就热闹非凡。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带着自家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手工编织的篮子、陶罐、奥马尔铁匠铺打造的农具,甚至还有一些妇女制作的传统食物。大家在这里交换物品,交流信息,孩子们则在人群中嬉笑打闹。集市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它像一个小小的心脏,推动着商品交换的血液在村庄中流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