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秋天,华语电影圈注定不平静。
素以“文人导演”自居的陈大导,因选角风波在媒体前罕见失态,公开炮轰新人主持人柳妍,言辞激烈,引发不小争议。
那边他耗资巨大、历时数年打造的“东方魔幻史诗”巨制《无极》,顶着“华夏版《指环王》”的耀眼光环,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和万众瞩目中,终于揭开面纱,登陆全国院线。
结果第一天的票房只有1715万票房。
在 2003年这个时间点,独一档的存在。
但对于承载着如此巨大野心和投入的《无极》来说,却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国际团队特效,再加上陈陈大导的头衔,张柏汁、谢霆封、张东建等明星的参与,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又放在国庆档之前,同档期没有进口大片。
摆明了要大干一场,挽回自己的面子。
香江。
李氷氷拿着报纸急冲冲找到李琦的时候,李琦眼皮都没有抬,笑了一声,扔在了一边,“慌什么,这只是开始,电影又不是只放一天。”
前世,《无极》票房首日 2100多万,比这还多,但很快就掉下去了。
“口碑这种东西是捂不住的,尤其是当电影本身都立不住的时候。”
果然,第二日,票房只有 1300万。
负面评价开始扩散,上座率锐减。
仅仅第三天,一个名字叫胡哥的制造出来一个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出炉。
这部短片以《无极》为素材,进行了极其犀利的解构和戏谑,用无厘头的剧情重新剪辑配音,精准地戳中了原作叙事和逻辑上的软肋,将其宏大叙事消解殆尽。短片制作精良,笑点密集,传播力惊人。
别问为什么这么快就搞出来了,问就是有个热心大哥资助,好像生怕他不答应,给他钱让他尽快搞出来。
具体那人是谁,他也不知道。
很快,恶搞短片病毒式的开始传播,彻底瓦解了影片的严肃性。
第四天的票房只剩下 700万,跌幅高达百分之 67%。
与此同时。
《楠华早报》发了一篇文章。
名称就叫:【21世纪初华语大片泡沫】
文章开宗明义:“观众从来不是傻子,也从未真正被愚弄。大IP+大导演+大明星的豪华组合拳,或许能在短期内凭借声势撬动市场的闸门,制造出虚假繁荣。
但当喧嚣退去,内容的硬伤——无论是叙事的羸弱、逻辑的混乱还是思想的苍白——终究会像回旋镖一样,狠狠反噬其票房根基。”
紧接着笔锋一转,文章继续写道:“缺乏灵魂与内涵的电影,纵使首日票房再如何光鲜亮丽,也不过是片方手握一支昂贵的麻醉剂,在短暂的迷醉中自我麻痹,逃避即将到来的审判时刻。终究有反噬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