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不少报纸、媒体,以及网络上纷纷报道引起讨论:
“巩俐、杨紫茕和章子怡在好莱坞拍戏,那排场,啧啧,听说顶天了!好莱坞的规矩,人家讲究着呢。”
“可不是嘛!提说她们在那边,牛排都是顶级和牛,天天换着花样吃,边角料?看都不看一眼!那讲究劲儿……哎,你要是不信邪,递过去一包咱们的泡椒凤爪试试?保管人家立马翻脸,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话题迅速发酵,从明星的饮食挑剔蔓延开来,变成了对“外国月亮格外圆”的集体想象与渲染。
“这算什么,”另一个声音加入,试图拔高“见识”的层次,“听说在米国,为了救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全国都能停电配合!那才叫对生命的尊重!”
“救鸟停电?”有人嗤笑一声,带着点不服输的劲儿:
“那也比不上这个!我听说啊,有家博物馆,里面供着爱因斯坦的头盖骨!人们排着长队就为了看一眼,结果有个愣头青,看完嘀咕:‘不是说爱因斯坦脑子特别大吗?这头盖骨看着也不大啊?’你猜馆长怎么说?馆长慢悠悠地说:‘先生,您看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的头盖骨。’”
一则则真假难辨的轶闻,带着强烈的荒诞感,却成了此刻最受欢迎的谈资。它似乎印证着某种“西方”的神秘与不凡,哪怕是以一种近乎黑色幽默的方式。
“巩俐、章子怡这次,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好莱坞的船票,多少人挤破头都抢不到一张。”
…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香江,空气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气息。
镁光灯闪烁,镜头聚焦处,是张曼玉那张清丽而沉静的脸。面对记者关于是否接拍一部由国际大导演执导、涉及本子艺伎题材电影的追问,她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清晰而坚定的声音,吐出一句话:
“出于对祖国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我不想出演这部影片。”
现场有短暂的寂静,随即是更密集的快门声和追问。
张曼玉没有再解释,只是微微颔首,姿态优雅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作为一名华夏演员,出演一个可能被误解、被符号化,甚至可能伤害民族情感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女性角色,风险巨大。这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我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的尊严。”
…
两边对比就很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