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厅长说:“够了,我们就四个人。邓秘书与闻主任共一辆车,他们都住在省委机关院子里。”
两人坐下,服务员就进来倒茶,端至我们面前的条几上,问道:“哪位先生点菜?”
萧厅长说:“等会按铃。”
服务员退去。
我问道:“这个地方怎么叫蟾宫呢?”
萧厅长笑了,顺手给我一支烟,我马上给他点火。
他吸了几口,向我介绍这饭店的来历:
“这些年,江左的风气变了。城里的大饭店,一般是上班时间热闹,因为大家就近,方便。时代在变啊,现在的私家车多起来了。这些年,到了周末,有车的人就往城外跑。”
我说:“哦,一是城里太闷,出城来散散心,二是空气好,还可以爬爬山。三是也显显摆,出城要有车。”
萧厅长笑道:“正是这三个原因。所以,江左一些有钱老板就开始下乡租地方开饭店。这个老板姓金。在省政府附近开了一家饭店。
他看中乡下开饭店是种趋势,就带了一个地仙到处选地方,结果看中了这一处地方。当时,这里只是一个靠近公路的小山坡。
但是,满地癞蛤蟆爬来爬去,地仙就说,此处不发财,我再不看地。”
我一时懵了,问道:“这是一块什么地呢?”
萧厅长笑道:“你还是高材生,想一想。”
我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说道:
“老板姓金,癞蛤蟆学名【蟾】。就叫金蟾。湖南有出花古戏叫【刘海戏金蟾】,还暗合了一个成语——【蟾宫折桂】”。
萧厅长笑道:“对,你到底是个知识分子。这个店名,暗合了四层意思。”
“四层?”
萧厅长点点头,扳着手指说道:
“一是与老板的姓氏相符,老板姓金,组合起来就是【金蟾】。有些商铺常常在店里摆个三足金蟾,具有招财进宝的寓意,象征财源广进。
二是因为蟾会冬眠,人们取其冬眠之意会醒来,叫死而复生,民间将蟾视为长寿之物。
三是迎合了一些高考家长的心愿,【蟾宫折桂】指的是中进士,哪个家长不想自己的子女考个好大学呢?
四是迎合了官场人士。折桂,既指中了进士,也指升官。”
我听了,哈哈大笑。
萧厅长说:“不要笑。老百姓就信这一套。当官的在生活中也是个老百姓,更信这一套。万一有不信的,他爹娘信,他老婆信。”
我马上接话:“办饭店,味道好不是第一位的。味道再好,人家有吃厌的时候,首要的会造个故事。造个故意,把吃饭化为精神追求,想着升官发财,考个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