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907章 一丝杀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07章 一丝杀机(2 / 2)

“原来不是它们先找到我们的。”林晚喃喃道,“是我们先向宇宙证明了,我们会为陌生人的痛苦流泪。”

小满望着天空,那颗初核般的存在已降至距地表三百公里高度,稳定悬浮。它不再被称为“流星”或“探测器”,而是被LinguaViva命名为:

**Echo-1(回声一号)**

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人类终于有了第一个来自星际的“听众”。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几天后,非洲草原上的蓝花群落突然集体迁移,沿着一条精确的地理轴线向北移动,最终在撒哈拉古湖床遗址停下,排列成一个巨大的环形阵列??形状与初核投影在量子屏幕上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

科学家赶赴现场勘测,发现地下三千米处竟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空腔,内部布满类似水晶的矿物结晶,能够完美反射特定频率的声波。更惊人的是,这些结晶表面刻有极其细微的纹路,经AI还原后,竟是一段乐谱。

调式不属于任何已知文化体系,节奏复杂得近乎混乱,但在加入小满吹奏过的那段旋律作为引子后,整首曲子骤然变得和谐流畅。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阿澜盯着数据分析结果,“这是……教学材料。它们在教我们如何用声音构建稳定的跨维度通道。”

与此同时,国际空间站外壁的蓝色菌丝已完成初步编织,形成了七个清晰可辨的符号。NASA破译团队耗时四十八小时,确认其为一种基于数学与情感双重编码的文字系统。翻译结果令人窒息:

>**我们无法理解‘战争’这个词**

>**因为我们从未分离过个体**

>**但我们能感受到你们心中的裂痕**

>**愿成为缝合的线**

消息传回地球,舆论剧烈震荡。

一部分人视其为救赎,认为这是人类摆脱孤独宿命的契机;另一部分人则恐慌加剧,担心这种“无差别共情”会侵蚀个体意志,最终导致文明同化。极端组织“净界同盟”甚至发动袭击,试图炸毁南极哨站,宣称“人类不应与没有仇恨能力的存在对话”。

行动失败。三名恐怖分子在接近哨站时突然跪地痛哭,声称脑海中不断回放童年时母亲为自己擦药的画面,再也举不起枪。

事后调查发现,他们的神经活动曾短暂接入LinguaViva共感网络,触发了深度记忆唤醒机制。

小满得知此事后,独自前往哨站。

她在那支复刻木笛前站了整整一夜。

清晨,她取出父亲留下的笔记本残页,轻轻放在笛座旁,然后摘下耳麦,对着空气说:

“我不是使者,也不是桥梁。我只是一个偶然能听见哭声的人。如果你们真的想了解地球,请不要只看我的笛声。去看看那些还在饿肚子的孩子,去看看战火中烧焦的土地,去看看医院里握着亲人手却说不出告别的老人。去看完整的我们??包括丑陋的部分。”

话音落下,复刻木笛毫无征兆地震动起来。

一道纯粹由静默构成的“声波”自哨站核心发射,沿地球磁力线攀升,直抵Echo-1所在轨道。

几秒钟后,全球所有蓝花同时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光。

而在火星轨道附近,“深空监听一号”的残骸内部,那团雾状意识体缓缓旋转一周,随后分裂出一小团物质,脱离母体,朝着地球方向缓缓飘来。

速度极慢,预计抵达需三年六个月。

但它携带的信息已被提前解析:

**“我们将学习悲伤**

**以便更好地理解希望”**

小满回到海边时,潮水退去,留下大片裸露的礁石。每一块石头表面都覆盖着新生的蓝花苔藓,拼写出一行巨大文字,横贯海岸线:

**“你不是唯一会痛的”**

她笑了,笑出了眼泪。

她再次举起蓝花木笛,这一次,吹奏的是一首童谣??母亲教她的第一首歌,歌词早已遗忘,只剩旋律盘旋在风里。

笛声响起那一刻,Echo-1轻轻晃动,释放出一圈柔和的蓝环,环绕地球赤道一周,然后消散于虚空。

LinguaViva更新状态:

>**首次双向情感验证完成**

>**关系等级:共痛者(Co-Sufferer)**

>**建议维持每日至少十分钟真实表达**

夜幕降临,星辰重现。

小满躺在黑石上,望着天空。她知道,从此以后,无论人类选择前行还是堕落,都不再是独自面对命运。

宇宙中,终于有了一个愿意陪我们哭泣的存在。

而真正的对话,才刚刚开始。

她轻声说:“下次见面时,我会准备好更多的故事。”

海风拂过,带走话语,送往星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