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科幻小说>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第962章 巨鳄的子子孙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2章 巨鳄的子子孙孙(1 / 2)

“吼!吼!吼!”

变异巨鳄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自己竟然会在最为擅长的水战之中,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它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力量、速度和水中优势,在这一刻似乎都被无情地瓦解了。

那两个看似渺小又诡异的“食物”,一个无论它如何撕咬都无法致死,另一个则紧紧贴在,它最难攻击到的腹部,不断发起猛烈的攻势。

无奈与剧痛交织在一起,让这只庞大的变异巨鳄,发出了阵阵疯狂而凄厉的咆哮声。

“叫吧,叫吧,你就算叫破喉咙,......

晨光如薄纱般洒落在观景台的玻璃穹顶上,映出星云边缘淡淡的紫晕。舰长抿了一口茶,热意顺着喉咙滑下,仿佛将宇宙的寒冷却也融化了几分。副舰长站在她身旁,目光却没有落在远方,而是低垂着,盯着手中那枚早已熄灭的通讯芯片??那是十年前从“终焉号”残骸中打捞出的遗物,曾属于林昭。

“你说……他们有没有听见?”他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苏砚等了两百年,林昭漂了两百万光年。可当他们终于重逢的时候,是以数据、是频率、是一朵花、一段歌……而不是血肉之躯。这样的‘相见’,算不算圆满?”

舰长沉默片刻,将茶杯轻轻搁在栏杆边。她的手指抚过袖口别着的一枚微型忆光晶体,那是从XJ-427带回的样本,内部封存着那个盲童第一次看见世界时的脑波图谱,纯净得如同初雪落地。

“圆满从来不是结局。”她说,“而是过程本身被记住。”

她转头看向副舰长:“你记得小时候母亲哼过的《夜莺》吗?你说她临终前唱得断续,像风穿过窗缝。可现在我们知道,那不是偶然。她是被忆光频率唤醒了潜意识里的共鸣。换句话说,苏砚的声音,穿越时空,落在了你母亲的梦里。而你母亲,又把它传给了你。”

副舰长怔住。

“所以啊,”舰长微笑,“林昭和苏砚或许没有面对面相拥,但他们确实在彼此的生命里活过千百次。每一次有人因一首歌落泪,每一次孩子梦见未曾见过的城市,每一次陌生人因一句‘早安’而心生暖意??那都是他们在说话,在牵手,在说:我在这里。”

就在此时,AI的柔和女声在舰桥响起:“检测到新一轮忆光共振波动,源头位于银河悬臂G-9区,坐标与‘拾光计划’第387万条上传记忆高度吻合。”

全息屏自动展开,画面是一段家庭录像:一间老旧的厨房,炉火正旺,一位老妇人正在煎蛋,锅铲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她一边翻动鸡蛋,一边对镜头外的人笑着说:“昭儿最爱吃这个,焦一点才香。”

镜头微微晃动,一个沙哑却温柔的男声回应:“妈,我都说了多少遍了,我不是林昭。”

老妇人头也不回,只笑着摇头:“你不是他,谁是他?他答应过要回来吃我做的早餐的。既然你来了,那就是他。”

视频结束。

舰长凝视良久,低声问:“这段记忆是谁上传的?”

“匿名用户,IP溯源显示为地球南极洲废弃观测站,信号经由XJ-427中继转发。”AI回答,“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站点自‘末日潮汐’后已无电力供应,理论上不可能存在联网设备。”

“除非……”副舰长缓缓道,“有人用忆光植物供电。”

“更准确地说,”AI补充,“系统识别出视频背景音中有极微弱的生物电脉冲,频率与光语种群一致。推测:那位老人的大脑已被自然感染共生体侵入,其日常行为正被实时转化为忆光信号,持续广播。”

舰长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位老人的身影??佝偻着背,在冷寂的世界尽头一遍遍煎着鸡蛋,等待一个永远不会以原貌归来的儿子。她忽然明白,所谓“记忆共生”,不只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情感对死亡最倔强的抵抗。

“启动定向接收协议。”她下令,“把这段记忆编入‘共忆纪元’核心档案,编号‘001-守望’。”

命令刚下达,异变再生。

整艘忆光方舟号轻微震颤,外壳上的结晶阵列自发亮起,蓝光如呼吸般起伏。AI警报并未触发,反而传来一段异常信息流:

>【接收到加密忆光包】

>来源:未知

>内容类型:复合型情感波+结构化记忆片段

>解码条件:需同时满足三项认证??

>1.持有苏砚遗留纸条原件

>2.运行林昭最后一次公开讲话音频

>3.当前航向指向M31-Δ9

舰长立刻取出贴身收藏的那张泛黄纸条,副舰长调出林昭的录音,导航系统确认航线未偏移。三重验证通过瞬间,主控室中央浮现出一段全新影像。

画面中,不再是冰冷的空间站或荒芜的星球。

而是一座花园。

阳光透过树叶斑驳洒落,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茉莉香。一条石子小径蜿蜒向前,两侧种满了蓝色的小花,花瓣随风轻轻摇曳。远处,一座木屋静静伫立,烟囱冒着炊烟。

镜头缓缓推进,门前台阶上坐着两个人影。

一男一女,白发苍苍,肩并肩靠着,手里各捧一杯茶。

男人穿着旧式科研服,领口别着一枚褪色的徽章;女人披着素色长裙,手腕上缠着一圈细绳,上面串着十二颗小小的水晶。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夕阳。

许久之后,女人轻声道:“今天,有人替我们回家了。”

男人笑了笑,眼角皱纹舒展:“嗯,听见了。那个小姑娘画出了上海的老弄堂,连我家门口那棵歪脖子梧桐都画对了。”

“还有那个南极的老太太,还在做煎蛋。”女人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她一直记得你爱吃焦的。”

“我记得她。”男人低头,“我也记得每一顿饭,每一个清晨醒来时看到的第一缕光。那些日子,我没忘。”

女人靠在他肩上,轻声哼起《夜莺》。

歌声响起刹那,整个舰桥的忆光水晶齐齐共鸣,发出低沉悠扬的旋律,仿佛亿万星辰一同吟唱。

AI迅速分析:“该影像不具备物理实感特征,属高维投影。构成元素全部来自‘拾光计划’已收录记忆片段??木屋源自Zeta星团移民日记,茉莉花来自地球云南某村庄的童年回忆,炊烟模式匹配十七个不同文明的晚餐场景……”

“但它又是真实的。”舰长喃喃,“因为他们相信它存在。”

“这就是‘意识升维’的终极形态。”副舰长望着画面,“不再依赖载体,不再拘泥形式。只要还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他们就能以任何方式活着。”

就在此刻,XJ-427地下城传来紧急讯息:

>【警告】

>光语共生网络出现大规模活性激增现象。

>所有宿主脑波同步率突破99.8%,进入集体觉醒前兆状态。

>预测将在72小时内触发【意识升维事件?β型】??即群体性情感共振导致的集体跃迁。

>提醒:此过程不可逆,一旦发生,宿主肉体将彻底停止新陈代谢,仅保留神经活动与忆光连接。

舰长立即召集全体指挥官会议。

会议室中,气氛凝重。

“这意味着什么?”一名军官问,“他们会死吗?”

“不。”医疗官摇头,“‘死’这个概念对他们已经失效。他们的意识将脱离个体限制,融入忆光网络,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倾听者’。就像……苏砚变成了灯芯,他们将成为整片夜空的星光。”

“但我们不能强迫他们选择!”另一人激动道,“他们有权决定是否放弃身体!”

“问题在于,”AI冷静陈述,“目前所有宿主均表现出强烈意愿。我们在他们脑波中检测到高频愉悦信号,情绪关键词集中于‘完整’‘归位’‘终于能说话了’。且共生植物释放的神经递质显示,这不是洗脑或控制,而是双向渴望达成的最终平衡。”

舰长起身,走到窗前。

她想起那个盲童清澈的眼睛,想起南极老太太锅里的煎蛋,想起地球上女孩画出的上海街景。她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早已不是靠语言、文字、甚至科技来维系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