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孙念聪闻言大惊,脸色微变:“竟然这般严重么?为何没有人阻止?难道朝堂上下就没有忠良吗?”
晏凤楼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忠臣?呵,当今朝中,所谓忠臣不过是那些懂得见风使舵之人罢了,多数敢直言进谏,不是被贬谪罢官,就是莫名暴毙。如今朝中,真正的忠良都已噤若寒蝉,不敢再言。”
他顿了顿,抬起下巴,慢慢道:“不过,我相信,天下自是有公道。已有志士仁人暗中联合,准备清君侧,为陛下扫清障碍,还朝廷一个清明。”
孙念聪闻言,热血沸腾,眼中满是崇敬和向往:“这些勤王之士真是令人敬佩!可是,他们要如何行动呢?不是说朝中奸佞强权在握,岂是能轻易撼动的?”
“而且,”他迟疑了下,“这不是忤逆造反吗?”
晏凤楼看着少年那纯真的面庞,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造反?阿聪,你如何定义忠义二字?”
“在我看来,有时候,看似忠诚的行为,实则是不忠。而看似背叛的举动,却可能是最大的忠义。”
“这……”孙念聪蹙了蹙眉头,抬手挠了挠脑袋,有些迷茫,“自是忠君……以陛下的意志为要?”
“那若是为了救救陛下于水火,为了黎民百姓,牺牲一时的名声,甚至被人误解为逆贼,却能换来朝野清明,这算是忠还是不忠?”晏凤楼目光灼灼地望来。
孙念聪一时还真被问住了,眉头紧皱,陷入深思。
片刻后,他才慢慢道:“若真如严大哥所说,为国为民,舍己为人,即便被误解也在所不惜,这...这恐怕是更叫人敬佩的忠义之士。”
“阿聪果真是忠诚有智慧之人。”晏凤楼赞赏了他一句,随即又幽幽然叹了口气,“只是,这世上如你这般明理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大多数人只看表面,不明实质,往往将真正的忠义之士视为奸邪,而将表面的忠臣当作楷模。可悲,可叹啊!”
顿了顿,他移动目光,转向孙念聪,“这些都需要更多志同道合者的支持,尤其是像黎兄和阿聪这样出身名门的贵族子弟,若能相助一臂之力,必能加速朝局的转变。”
孙念聪当即抖擞精神,目光灿灿,“严大哥,可是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还请尽管开口。我也想替陛下扫除弊端,分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