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百姓看到京师各处张贴的告示时,原本灰暗的脸上立时泛起喜色。
“10亩良田?每人能获授10亩良田!”
他们心里清楚,要是能把这10亩良田用心耕种好,养活一家几口人不成问题。
而且如果是拖家带口一同前往,按照人头计算,得到的良田数量就会更多,日子也就更有盼头了。
一时间,那些在京师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移民。
宗泽得知情况后,迅速调配专门的将士,负责全程护送这些百姓,安全抵达登州港。
这段时间以来,登州港的水师船只,全然变作了运送百姓的专用运输工具。它们从高丽境内押解着高丽百姓抵达登州港后,稍作休整,又搭载着大明境内报名移民的百姓,朝着高丽再度进发。
这般一来一回的行程安排,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当真没有半点浪费。
驻扎在高丽的花荣听到将有大批中原百姓移民至此,脸上浮现出了欣喜之色。
当移民百姓乘坐的船只缓缓靠近高丽港口,花荣早早便率领一众将领候在岸边迎接。
那些背井离乡、初来乍到的大明百姓,看到眼前身着明军服饰、队列严整的将士,原本忐忑不安的心都渐渐安定了下来。
时光荏苒,自武植离京已然过去半年时间。在这半年里,种师道率领一众将领,带着几十万劳工齐心协力,使得部分建筑以及两座学院的建设基本完工。
而在此期间,武植也未曾闲歇。他凭借前世记忆将各类兵法谋略书籍中的内容以及各种现代知识逐一书写整理,打算将这些作为两座学院的教材使用。
咚咚咚!书房中,正在提笔书写的武植,突然被敲门声打断。“进来吧!”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只见仇琼英英姿飒爽地走进书房,对着武植禀报道:“陛下,种将军前来求见,明言陛下指定所需的建筑,如今已全部完工需,可以投入使用了。”
“可算建成了,这几个月,止戈院的师生都找朕抱怨好几回了。”武植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
三个月前,西北的止戈院就已经迁移到幽州城。但那时学院的建筑还未完工,师生们没办法,只能挤在幽州城的一处民房里。
民房空间实在狭窄,好些教学项目都没办法正常开展,止戈院的院监和教头们多次找到武植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