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案上有画毡,有笔墨纸砚。
他走到画案前,兴之所至,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在宣纸上写下了一首七绝。
“情深未必苦缠绵,颇耐风尘又几年。红叶缤纷灵幸鉴,何人长忆天云山。”
这首诗是前世三年以后的82年,一位文坛的老同志为这篇小说的作者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就是写的这篇小说。
季宇宁写的字体,是唐人月仪帖中的那个注释的小字。
他写的是形神兼备。可以说是深得唐人笔意。
这就是他这一世的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什么,会什么。
“小季啊,你这字居然写的这么好,我很少能看到这么好的字,诗也特别好,这幅字送给我吧。”
谢晋先看中了,立刻就不客气了。
季宇宁随即又写了同样的一幅,给了两位导演一人一幅。
7月20日,周五。
一早,吃早饭的时候,吴导见到季宇宁。
“小季,刚刚我碰到徐厂长,他说把你今天回京城的火车票退掉,换成飞机票,我们厂给你订了张飞机票,就是下午的航班。
徐厂长是昨天晚上有活动,他回来以后,听谢导说了,你又给他本子了。
他这一高兴,就说给小季换成飞机票,让小季这回坐飞机飞回去。”
季宇宁听了也颇为高兴,这还是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头一次坐飞机,头一次坐国内的民航飞机。
这个年代坐飞机是有级别要求的,他是不够级别的。还有这年头购买飞机票,必须是单位出具介绍信证明才可以。只有公务才可以坐飞机。
另外飞机票太过昂贵,一般出差,比如外出拍戏,也不可能购买飞机票,一般也就是火车票。
这时候的国内民航的飞机票是不打折的,票价也是固定的,沪上飞京城的民航飞机的票价是64元。
季宇宁记得前世一直到80年的中期,这个票价还一直没变,只是那时候多了一个头等舱的票价。头等舱的票价是83元,这是对于内地乘客而言的,还有一档票价,就是对于外籍旅客的票价,那个票价就变成了头等舱195元,经济舱150元。
上影厂这次给季宇宁购买飞机票,实际上也是惠而不费,因为季宇宁给上影厂的本子,还有拍戏,基本上都没给上影厂带来什么额外的费用。甚至还给厂子里省了不少钱。
现在很多电影厂要完成一个电影剧本,时间上往往是以年为单位,在这一年里那编剧的所有费用,什么差旅住宿,都是由电影厂报销的。这个费用有的时候甚至比给编剧的稿酬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