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芳老人看到那几本熟悉的古籍时,她颤抖着双手轻轻抚摸着,泪水夺眶而出:“终于找到了,找了这么多年,终于又见到你们了……”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哽咽,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阳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也不禁动容,轻声说道:“刘奶奶,这些古籍能重新回到您身边,也算是了却了您的一桩心事。”
刘芳老人抬起头,满是感激地看着李阳团队:“谢谢你们,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这辈子都没机会再见到这些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宝贝。”
这一寻找古籍的故事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人对节目组为寻找家族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同时也唤起了大家对特殊历史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节目组借此机会,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家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宣传活动,鼓励大家重视和挖掘家族文化的价值,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紧接着,一位名叫周明的年轻人找到节目组。周明要寻找的是自己在一次国际体育赛事志愿服务中结识的外国运动员。当时,周明作为志愿者负责赛事的后勤保障工作,与一位来自欧洲的运动员大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赛事结束后,两人保持着书信往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地址变更等原因,他们失去了联系。如今,周明希望能再次找到大卫,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
李阳团队面对这个跨国寻人的新案例,首先根据周明提供的信息,联系了当年国际体育赛事的主办方,获取了大卫所在国家和参赛队伍的相关信息。然后,他们通过中国的外事部门与大卫所在国家的体育机构取得联系,请求对方协助寻找。
同时,李阳团队利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寻人信息,详细描述了大卫的外貌特征、参赛项目以及与周明相识的经过。在国际友人以及一些跨国志愿者组织的帮助下,他们逐渐缩小了寻找范围,得知大卫可能已经退役,回到家乡从事体育教育工作。
顺着这条线索,李阳团队与大卫家乡的当地媒体取得联系,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寻人影响力。当地媒体对这个跨国友谊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制作并播出了专门的报道。报道播出后不久,就有一位知情人士联系了节目组,提供了大卫的最新联系方式。
当周明在节目组的帮助下,再次与大卫取得联系时,电话那头传来大卫熟悉的声音,周明激动地说:“大卫,我是周明啊!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很想念你,你还记得我们一起在赛场上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