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团队迅速行动起来,苏瑶能提供的线索只有那个偏远山村小学的大致方位以及老教师姓陈。团队成员先查阅了当地教育部门的资料档案,试图找到关于那所山村小学以及陈老师的记录。然而,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有些模糊不清,只知道那所小学位于山区的一个小镇附近。
李阳带着几名成员亲自前往那个山区小镇。到了当地,他们先与镇教育办取得联系,说明来意。教育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对那所小学有印象,但对于陈老师,他们也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信息,说陈老师可能已经退休,具体住址不太清楚。
团队成员没有气馁,他们决定从那所小学入手。当他们来到那所山村小学时,发现学校已经翻新,原来的一些老师也大多调走了。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在这里工作多年的后勤人员。这位后勤人员回忆道:“陈老师啊,我记得。他确实退休好多年了,听说他回老家住了,他老家好像就在隔壁村子。”
虽然线索依旧不明确,但这已经给了团队新的希望。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到隔壁村子,挨家挨户地打听陈老师的下落。在询问了十几户人家后,终于有一位村民说:“哦,你说陈老师啊,他住在村子东头那座老房子里,不过他现在身体不太好,很少出门。”
李阳团队和苏瑶顺着村民指的方向,找到了那座老房子。当苏瑶看到那熟悉又略显沧桑的身影时,她的眼眶湿润了。苏瑶快步走上前,轻声说道:“陈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是苏瑶啊,当年在这儿支教的。”
陈老师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苏瑶?哎呀,这么多年了,我当然记得你。没想到你还能找到这儿来。”
苏瑶走上前,紧紧握住陈老师的手,激动地说:“陈老师,这些年我一直忘不了您。您对我的帮助太大了,您对教育的热爱和奉献一直激励着我。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就是想再来看看您,向您取取经。”
陈老师笑着说:“好啊,看到你现在也从事教育工作,我很欣慰。这些年,教育变化很大,但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对学生的真心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这一寻找山村支教引路人的故事播出后,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节目组联合教育学会、各大高校教育学院等机构,发起了“传承师道,点亮烛光”的教育传承活动。
李阳与教育学会负责人、高校教育学院代表一起商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