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品质出众的佳作,在众多石雕作品中常能崭露头角。
C级芙蓉石质地尚算细腻,光泽相对黯淡一些。
颜色有明显的深浅变化,分布不那么均匀。
纹理间或有些许模糊之处,还可能存在少量细小的杂质或石纹,整体表现出一种质朴的质感。
虽级别稍低,却也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为不少雕刻师提供了施展创意的空间,能雕琢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李向阳伸手拿起石头观看:
这块有四十公分高,十八公分宽的顶级白芙蓉石,有薄意雕刻的工艺。
寿山石薄意,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故名。
是寿山石印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技法。
由于引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画细致,影影绰绰,备受金石画画家欣赏和推崇。
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
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着称。
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
正因如此,此刻,被李向阳拿在了手中,反复观看了几遍。
这块寿山石雕,雕刻的是,寒江老叟钓图,雕刻精细,活灵活现!!
主要是,这么好的作品,应该有题名留字才对呀!!
李向阳开启了异能,在作品上仔细查看,最后,在老叟的坐石上,看到了作者的铭文:玉璇两字。
玉璇??
玉璇大师,本名杨玉璇,又名玉祥、玑,字玉璇,名玉璿,是明末清初福建漳浦县人,后客居福州。
他在寿山石雕领域被尊称为鼻祖,其技艺与成就备受推崇。
玉璇大师的寿山石雕作品在明末清初已经远近闻名,官员、富绅争相收藏,有的还被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他的圆雕技法纯熟,擅用阴刻法,雕艺精湛,动物形印钮雕刻尤为擅长,并集玉玺、铜印之精华,独树一帜。
他曾雕刻梵僧、佛像、菩萨、罗汉等宗教题材,作品具有高度艺术性。
佛像、菩萨面相丰满,慈祥可亲;而梵僧、罗汉则双目圆睁,面相凶悍,展现出他深厚的雕刻功底和对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
李向阳把寿山石,拿在手上,问了摊主,询问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