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来信
夕阳斜照,弄堂里渐渐热闹起来。
钱怡放下手中的针线,轻轻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那是一件略显旧却依然整洁的阴丹士林布旗袍,仿佛是她对过往岁月最后的坚守。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却又不失坚韧。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是邮差小李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紧握着一封泛黄的信件。
“钱小姐,您的信,从北平来的。”小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同情。
钱怡接过信,信封上的邮戳模糊不清,仿佛诉说着一段遥远的故事。
她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和一封简短的信。
照片上,是一位身着军装的青年,笑容灿烂,那是她的未婚夫,林浩宇,一个在战争中失踪多年的名字。
信中,是林浩宇的战友所写,告知他已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但因通讯中断,消息迟至今日才送达。
钱怡的手微微颤抖,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
她不信,林浩宇不会死,他答应过,要活着回来的。
周围的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只有远处黄浦江的汽笛声依旧,像是在为这段未尽的爱情默哀。
第三幕:不信
夜幕降临,石库门弄堂内灯光昏黄,家家户户开始准备晚餐,炊烟袅袅升起。
钱怡回到屋内,点亮一盏煤油灯,将照片轻轻放在桌上,凝视着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庞。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为了林浩宇,也为了自己。
次日清晨,钱怡换上了那件最能体现她气质的旗袍,决定走出弄堂,去面对这个新的开始。
她在小贩那里买了几斤珍贵的救济面粉,尽管生活艰辛,但她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希望就永远不会熄灭。
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她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为这个世界带来一点点改变,哪怕微小。
随着故事的推进,钱怡在上海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城市里,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