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2章 沪韵悠悠(1 / 2)

社区角落,沪韵悠扬。

周末的午后,未来上海的某个社区广场上,一群热爱沪剧的居民自发组织了一场小型演出。

他们中有退休的老教师、有年轻的IT工作者,还有天真烂漫的孩子。

在这个充满现代感的空间里,一张简易的戏台,几把竹椅,就足以构成一个温馨的舞台。

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真挚的情感和对沪剧的热爱。

随着悠扬的琴声响起,一曲曲沪剧经典唱段在社区上空回荡,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聆听,古今真心在这一刻悄然交汇。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社区广场上,为这场自发的小型沪剧演出增添了几分温暖而怀旧的气息。

退休的老教师李伯,曾是学校里最受学生爱戴的语文老师,他站在舞台中央,虽已两鬓斑白,但眼神中闪烁着不灭的热情与光芒。

他缓缓开口,唱的是《碧落黄泉》中的经典选段,那深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仿佛能穿越时空,将听众带回到那个风雨飘摇却又充满故事的旧上海。

在他身旁,年轻的IT工作者小张,平日里与代码为伍,此刻却手持二胡,专注而深情地伴奏。

他的指尖在琴弦上跳跃,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无误,与李伯的唱腔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之美。

小张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发现,在这传统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找到了心灵的一片净土,科技与传统,在他这里找到了奇妙的平衡点。

不远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围坐在竹椅旁,他们是这次演出的“小观众”,也是未来的希望。

有的孩子跟着旋律轻轻拍手,有的则瞪大眼睛,试图从演员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捕捉故事的情感。

小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更是被深深吸引,她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学唱沪剧,把这份美丽的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演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过往行人停下脚步,有的甚至从附近的咖啡馆或书店走出,被这突如其来的文化盛宴所吸引。

他们中有西装革履的白领,有穿着休闲服的家庭主妇,还有年迈的老人,大家不约而同地围拢过来,有的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幕,有的则闭目聆听,沉浸在沪剧独有的韵味之中。

演出接近尾声时,一曲《罗汉钱》的欢快旋律响起,台上台下互动起来,孩子们被邀请上台,与演员们一起做起简单的手势舞,场面温馨而欢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