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跟你吹,想当年,要不是家里孩子多,老二老三年纪小,还有你这么个累赘,老子也去打游击了。”
“吆!您老还有那魄力呐?”
“魄力个屁。”
老杨头坐门口树下,一边摇着扇子给孩子扇着风,一边摇头道:
“主要是打游击能吃饱饭,哦,对了,那会儿你还没出生,主要是老二老三年纪小,我得忙着种家里的地,还得抽空去给地主家打工,就这才将将把几个孩子喂活,至于我,哪里舍得吃呀!天天饿着肚子,精瘦精瘦的,就羡慕那些去打游击的,虽说是脑袋别裤腰带上,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可能吃得上饭啊!走到哪都有老乡送吃的。”
杨庆有闻言好奇道:
“那咱们家送过没?”
“送过。”
老杨头嘿嘿嘿的自顾自乐了半天,才略带忧愁的回杨庆有的话。
“当年家里虽说吃不饱,可毕竟地窖里还有点存粮,你大姐,那会儿都十二三了,不对,应该还大点,得有十四五了,胆子大的很,只要游击队来了,她就敢偷家里的粮食,跟村里几个臭小子一起去报名参军,当然了,人家嫌她小,又是女娃,每次都拒绝她,奈何丫头死心眼,人家都说不要了,她还是次次去,即使每次回来都挨你大娘揍,但没用,她就是不长记性。”
“您不会也打过吧?”
“怎么可能。”
老杨头仰着脑袋语气坚决道:
“你大娘什么觉悟?我什么觉悟?我能干那种事?后来丫头到了年纪参军,还是我帮着打的掩护,否则就凭她那点能耐,能瞒得过你大娘?”
“您老牛逼,这么说大哥去当兵,也是您帮着打的掩护了?”
“放屁。”
老杨头突然翻脸道:
“你大姐不去就得被你大娘逼着早早嫁人,我当然没道理拦着,你大哥能一样吗?那兔崽子忒没良心,前脚拍着胸脯告诉我,一定在家安稳过日子,过了年就听话去相亲,结果我特么就信了,就在大年三十晚上,老子就那么一次,好不容易得空喝了点小酒,那兔崽子当晚就跑了,大年三十啊!气的你大娘一整年都没跟我好好说过话。”
杨庆有..........
貌似在记忆中没留下任何痕迹的大哥大姐,都虎的很啊!
也奇了怪了。
按理说,这二位离家出走时,杨庆有也应该有个四五岁了。
可记忆中,对二位一点印象都没有。
难道是当年太小了?
或者说当年就是个小傻子,还没开窍?
看着说起大儿子,又气又心疼的老杨头,杨庆有哭笑不得的安慰道:
“那只能说我大哥觉悟高,不过说起来,也多亏我大哥那样的有志青年多,咱们才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不是?倒不是说他就一点错没有,当年走,要是堂堂正正走就好了,也不至于我大娘落下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