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只强调一点,那就是纪律,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工作作风。”
“于此同时,我宣布一条新规定,从今日起,编导室会被划分为三个工作小组,创作一组和二组负责剧本创作,创作三组负责歌曲创作,至于具体分组名单和组长人选,明天一早开早会时我再宣布,还有,从明日起,每天要开早会,早会上不谈别的,只谈工作进度,上级布置的任务写到哪了,后续是什么思路,当天要写什么东西,在早会上都要做出准确的交代,好了,今儿的会议就到这,同志们回去看看手头上都有什么活儿,明儿早会上做个汇报,散会。”
新来的这位真是个雷厉风行的铁娘子,说罢便背着手出了大办公室,徒留一众手下大眼瞪小眼。
尤其是杨庆有,丫有点恍惚。
懵逼中甚至觉得回到了刚大学毕业的那年。
当年那位领导和现在这位身影都重叠了,真尼玛像。
只不过当年是业务上的进度都有明确数据表达,谈成一家,就是谈成一家,出差跑了十个客户,就是十个客户,电话回访五个客户,就是五个客户,都有数据或者痕迹可查。
卡指标完全没问题。
领导盯的紧,确实有可能会提高业务达成率。
而像编导室这种,充满各种不明确变量又没法设定任务达成指标的工作,想搞明确的kpi考核?
估计是自找罪受。
这位一走,算上杨庆有,在家开会的八位同志立马跟炸了窝的苍蝇一般,响起了嗡嗡嗡的讨论声。
当然了,也有例外。
马上退休的老二位,脸都没变,白主任前脚刚走,人家就拎上包,相互使了个眼色,前后脚的出了办公室。
估计要不是今儿团里换领导,这二位都不一定来。
人家小六十的人,就摆烂你能怎么滴?
找新团长给老同志调动工作?
还是说找新团长给老同志们来个通报批评?
明显都不可能嘛!
“咱们这新领导什么路数?工作这么多年我还是头回遇上这种愣了吧唧的一根筋,不是,她想干什么?”
方知万的唠叨声刚落,杨庆有就戳了他一下,小声提醒道:
“老方,方哥,您小点声,再熬四年您就退休了,管她什么路数,您听着就是了,您瞧瞧刚才出门的老路和老马,人家就没意见。”
“废话。”
方知万撇嘴道:
“那俩明年就退休了,当然没意见了,连班都不上,有意见才怪。”
“您这话就不对了。”
秦庄闻言笑道:
“您再熬上一两年也可以过这种日子嘛!到时候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谁都拿您没办法,且等等吧!再熬个一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