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银针,杨大海也是没啥别的招儿好使!
当下,一屋子人都傻了眼!
赵奎媳妇儿想了想,看看赵奎的脸色,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咱家新买了两包缝衣服的针,能用不?”
杨大海摇摇头。
主要是长度不够。
“赵指,要不就送医院,去医院看看有没有我用的银针。要不就回我家,我自己的针用着保险。”
两个选择,去医院省时间,但不一定有银针,去草甸营子,虽然保险,但时间长。
赵奎连想都没想,“去你家!把吴迪抬到车上,一起去!”
去医院要是管用,那还用得着他费劲巴拉的去请“明白人”么!
赵奎让跟着他的两名小警察把吴迪抬到车上去。
吴家老父母颠颠儿的跟上去,嘴里还不闲着。
“小心点儿哦,别撞着门框......”
“我老儿子可是受大罪了......”
两人絮絮叨叨的跟着出去了。
“大海,你等我一会儿,我去吃点儿药!”
赵奎有甲亢的毛病,一剧烈运动就心跳加快,全身大汗淋漓,得赶快吃药压下去!
要不然那心跳能到180!
赵奎媳妇儿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忙把脸上的泪擦干净,去厨房给丈夫斟温开水送药。
当下,屋里就剩下杨大海一人了。
“赵指,我在车里等你啊!”
他在屋里待的挺尴尬的,高声说了一句,抬脚就往院子里走。
赵奎家的院子不大,但收拾的挺整齐。
西边垒了个鸡窝,鸡窝旁种着三垄菜,豆角,韭菜和大白菜。
再往前看,是两大垛柴火!
赵奎家有柴火倒是一点儿不稀奇。
这年头,别说赵奎,就算是派出所的一把手,那下班回来也得劈柴火、生火、烧大锅!
这两垛柴火,其中一垛是码的整整齐齐的精柴,一点儿板皮和小杆儿都没有!
杨大海在林场过眼了太多木材,一看就知道这是红松小方。
小方一米多长,粗细跟小孩儿胳膊一样,四面滑溜,是难得的好木材!
另外一垛就差着意思了。
那是一大垛的苞米秸,摆的松松垮垮,跟整齐的小院看上去是十分的不搭!
不知道是不是才抽过柴火,怎么看着苞米秸垛还有个大缝子呢!
黑洞洞的,看上去不太美观。
杨大海正出神的功夫,吃完药的赵奎过来了。
“大海,看啥呢?”
赵奎一拍杨大海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