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珩:“大哥说,是大嫂的意思;他本意想给旸哥儿四岁启蒙,奈何大嫂执意如此。”
乔乔明白,谢琛和薛氏少年夫妻,谢琛即便在外说一不二,但在薛氏跟前,是不会摆什么架子。
乔乔:“那大哥可找好先生了?”
谢珩:“尚未,族学里的贾先生,大嫂没看上,且大嫂不打算让旸哥儿让学塾,听那话是想请先生在书房单个的教。”
乔乔愣了愣。
属实是没想到薛氏会有这样的主意,就是她家里的哥哥们,也都是在族学中一同读书的,从未有过夫子单独教导的情况。
谢珩:“大哥从来拿大嫂没办法,且大嫂的话也颇有道理,家里的几个孩子并不同龄,就说旸哥儿和昳哥儿那也是差了一岁多。大嫂唯恐夫子顾了这个失了那个,这才……”
乔乔:“侄儿们的事,自有他们父母操心,咱们昭哥儿远没到启蒙的时候,我是不急。”
“再有,父母望子成龙,大嫂想为旸哥儿请名师也无可厚非,只是不知什么人才能算得上大嫂口中的名师?”
谢珩:“听大哥的话,大嫂看中的名师,至少要是有进士功名在身。”
乔乔闻言错愕不已,进士功名?
有进士功名的人都入仕做官了,怎么可能来给你做启蒙先生呢?
哦不对,有可能,就是那些因犯错获罪、从而获罪革职的。
但这样的人,十好几年也等不到一个,哪里就能轻易让大嫂寻到,还能把人聘到家里做哥儿姐儿的西宾先生?
乔乔心中一动,低声问道:“大嫂该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怎么好端端的就拼命要让儿子读书用功了?
谢珩不知具体原委,但也多少猜得出。
“旸哥儿是嫡长子,亦是其他几个哥儿的兄长,本就该给弟弟们起个表率,大嫂性子又那样要强好与人争个高下,估计是怕旸哥儿被弟弟追赶上。”
乔乔:“咱们这个大嫂,真是时而精明,时而糊涂。”
谢珩:“那你呢?昭哥儿的启蒙,你是如何打算?早些说来,我也好早为西宾一事物色人选。”
乔乔:“咱们自己府上的家学难道自此荒废不办了?”
谢珩:“这却不知,但家学里学风的确不算好,尤其是旁支那几个孩子,成日不说上进苦读,凑到一块只知斗草逗鸟,聚众玩乐,偏那几人的母亲都是出了名的泼辣和宠溺幼子,贾先生管不得也不敢大管。”
乔乔:“若如此,得昭哥儿那时候,不妨把他送去崔氏族学。我那几个哥哥自幼都是只在自家的族学中念书,还有家中一些亲友旁支的孩子历经辗转将孩子也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