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呢,外间传来一阵嘈杂。
秋香出去问究竟,不多时回来禀报消息。
“夫人,方才畅远堂那边的嬷嬷经过咱们这,说世子爷被陛下指派外出巡视灾情,恐来不及赶回来过年了。”
“三爷回来了。”
谢珩恰好掀帘进来。
乔乔奇道:“怎这个时候回来了?”
谢珩:“雪势过大,不少地方都受了灾;陛下特命开仓赈灾,粮食和棉衣棉被眼下都成了重中之重的物件。”
“陛下已命户部尚书拨款,一边又下令于京城中募捐,筹集善款和物资。”
乔乔了然:“别的也就罢了,这寒冬腊月的天,给灾民银子反而不如直接给粮食和棉衣。”
“秋香!”
秋香颔首道:“夫人。”
“你立刻派人去通知邱掌柜,让他将绸缎庄里所有的布料棉花都加工成棉衣,能做多少做多少,所有的人工丝线花费较之平时的两倍给。”
秋香:“是。”
谢珩丝毫不意外妻子的举动。
她出身高贵,但并不是不知民间疾苦。
除了绸缎庄里的棉花,夫妻俩的私库里也还有大批田庄上送来的棉花。
用绸缎裁衣显然是不合适的,太出风头了并不好,好在府里还是有不少细布。
乔乔就将院里会针线的丫鬟们都拢在一块,连夜制作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棉衣。
丫鬟们都是苦出身,深知在这样的天气,一件棉衣对灾民意味着什么。
是以即便连夜点灯熬油的,也丝毫没有一句怨言。
多做一件,就多一个灾民能御寒,能活下去。
次日京兆尹和禁军在长安街的正中搭设了募捐的牌子,主要针对的就是京城的世家贵族。
皇上让你拿银子的时候,最好乖乖照做,要是一味哭穷,不仅假,而且傻。
宁国府里,老太太秦氏得知风声,特阖府中人都叫在一起,上到太太夫人,下到有那些手里宽裕的年长妈妈婆子,谁人捐银多少,一概登记在册。
秦氏自己首当出了一百两,底下两个儿媳妇裴氏和谭氏各出八十两,再往下,五个孙媳妇每人各是六十两,再是伺候过家中长辈的那些妈妈婆子,别看这些人也是下人,但个个都是财主,可比年轻的小姐姑娘手里宽裕,是以这些人也都各出了十五两。
至于宁国公谢进还有几个少爷那边也都送了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