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也就是卯时,吃完早饭后沈宅众人兵分两路,一路人去赶着马车去镇上,一路人赶着牛车去地里。
这里顺带一提,沈娇娇家里原先是有三辆马车、一辆牛车的。基于目前的状况,马车的用途不大,但又不能没有,所以留下了最好的一辆。
想到以后家里肯定还要继续买地,所以她把剩下的两辆马车卖了后换成了牛车和驴车。
牛车市价10-30两银子,驴车10两银子左右。
精打细算一番还是决定找到金信仁,金爷帮忙。金信仁虽是做房屋买卖的,但在牛行也有人脉。
最后她以50两银子的价格买了二辆牛车,二辆驴车,还有配套的车厢。农忙的时候就把车厢卸下来,平时出行就把车厢装上。
虽然她自己去牛行也能买到,但能用这样的价钱买到好牛却不容易。顺道还能给金信仁带点儿生意,也是一种人情往来了。
两全其美的事情她还是很乐意做的。
现在她给家里置下了一辆马车,三辆牛车、二辆驴车,二十五亩中等田、三十亩上等田,镇上的豆腐脑生意。
在大河村也算不差了,当然不能和地主比了。
今儿先种二十亩的水稻,水稻苗是和村里的村民买的,倒也不贵,一文钱一垛。
一垛十斤,种完一亩地需要四十斤的水稻苗,二十亩地则需要八百斤的水稻苗,总价八十文。
普通短工一天的工钱,倒也还不算贵。
王掌柜先用牛车将买好的水稻苗运到田埂间,再一把一把地分成大小合适的垛块,整齐地码在田埂上。
并且水稻苗不是全都码在一个地方的,是要在田埂的四周都码上一些,这样才方便下地的人拿取。
十二个人分成四队,正好从田的四面向中间种植。沈娇娇、沈玄明跟着赵大叔一队,短工1号、王掌柜、狗蛋一队,短工2号、双寿、王奶奶一队,短工三号、赵嫂子、福瑞一队。
前期工作准备好后,沈娇娇在赵大叔的带领下下地了。
“叔,你在前面种,顺道给我们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也认真学学。”沈娇娇说道。
沈玄明戴着大大的草帽,努力抬起头,也跟着姐姐回道,“叔,我们跟你后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