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之前一直没关心过年份的干支情况,还是倭国来的那帮人让袁熙想起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才有了对年份的干支情况进行了了解。
而乾元三年(公元214年),就是这样一个很巧合的年份:甲午年。
事情的起因,是这一年袁熙要给新出生的嫡长孙过百日,也就是袁谦和张芳儿的长子出生百天。
袁熙为了庆贺,专门邀请了大燕国四周的邻居们,来了很多人,。
虽然各国的使节每年都来一趟,但是像今年这样被邀请的情况不多,除了袁熙登基和袁谦结婚的时候。
三韩那边基本上被甘宁的辰王军给屠戮的差不多了,因此,三韩没有派出代表来,等于是甘宁就是三韩地的代表。
庇护原三韩领导者的倭国派来使臣,居然当着袁熙的面控告甘宁,还言辞激烈的要求袁熙必须严惩,并归还三韩的领土。
实话说,这不是倭国第一次抗议了,袁熙这次给孙子庆祝百天,根本就没请倭国使臣,他非要来凑热闹。
然后,甘宁那暴脾气哪能忍得了,直接在宴会上把倭国使臣给揍了。
之后,那个不知死活的倭国使臣,居然扬言要回国通知倭国领导者,派兵攻打三韩地。也就是倭国准备攻打甘宁这个辰王,等于是攻打袁熙大燕国的附属国辰国。
结果,就是倭国变相对袁熙的大燕国宣战了。
袁熙听完祭礼司尚书韩珩的通报之后,就说了一句:“打呗!打到他服为止!”
这下把韩珩整不会了,其实韩珩的想法是让甘宁去给倭国使臣道个歉,就说是酒后失德,然后把这事儿搪塞过去。
如今袁熙用府兵在辽水发展水利,提高辽东的战略价值,明显是要为将来对幽州东北的那些东胡、高句丽、夫余,甚至更远的挹娄和肃慎诸部用兵,如今在半岛上的三韩最好不要出乱子才对,否则虚耗兵力和财力,对以后东北的战事绝对不利。
甘宁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其实也是很担心袁熙说他跋扈,给他惩罚的,要知道他甘宁说什么也是一方国王了,再像小弟一样被袁熙打屁股,太丢人了。
可现在,袁熙的“圣旨”明显在说:“甘宁,干的漂亮,给老子干他!”
所以,在韩珩还没提出意见之前,甘宁赶紧回答:“末将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