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的意见就是一条,在邺都给他们找地盘,建王府。
因为公主们就是住在邺都建设的公主府。
例如结过婚的蓟城公主田芯、邯郸公主袁珍珍,都是在邺都建设的公主府。
袁熙就一个要求,只要他还活着,他的孩子们就得在邺都生活,在他身边待着,他随时能看得到。
主要就是之前袁谦遇险,又有几个孩子夭折,让袁熙对于孩子离开身边,有着抵触情绪。
反正儿子们当了王爷,有食邑就行,没必要还去地方上管理。
他们这帮年轻人,哪有地方上那些有经验的官员管理的好。
要知道,为了留下田芯和袁珍珍,她俩的老公邓艾和赵广出外当县令的锻炼,袁熙都给撤掉了,直接让他俩进入六司当郎官去锻炼。
不过,后来,袁熙架不住诸葛亮这个尚书令的建议,还是让邓艾和赵广出外当郡守锻炼去了。
如果说,诸葛亮当尚书令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省心,不光袁熙省心,司马懿这个右仆射也省心。
之前董昭或者王朗当尚书令的时候,诸葛亮的谏言,司马懿都要严格审核,并且提出一些意见或者建议。
现在好了,诸葛亮当了尚书令,司马懿直接投降,无论诸葛亮说什么,他司马懿都是“对对对!!!”
这让袁熙很鄙视司马懿的行为,因为司马懿开摆了。
那么袁熙干脆把另一个能跟诸葛亮打擂台的人提拔上来,那就是陆逊。
诸葛亮当尚书令的三个月后,陆逊正式被提拔为尚书台左仆射,朝中一片哗然。
陆逊自己也有点懵,不过他还是正常接受。
因此,诸葛亮在朝中的对手从司马懿变成了陆逊。
不过,诸葛亮和陆逊的关系要好一些,而且二人之中有着诸葛瑾这个“润滑油”,双方的摩擦没有那么大。
而成为了兵马司尚书的庞统,则是一脸兴奋,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这也是这一年为什么大燕帝国北方各边疆会各种战乱的原因之一,庞统可比陆逊好战多了。
陆逊当兵马司尚书时,大燕帝国打的大多是防守战,到了庞统当尚书,那就全几乎是进攻了。
为了方便进攻,庞统甚至把自己的老帮手法正从南方调了回来,推荐到并州当刺史。